重要活动

2014年音乐文学学会工作总结

2015/1/12 17:24:47

2014年,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参加上海音协组织的讴歌主旋律等主题的各类音乐文学创作、采风活动的基础上,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亲切关怀与热情指导下,开展组织研讨、创作精品、服务社会、办好刊物等一系列工作,为弘扬主旋律、繁荣文艺创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学会全年重点做好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并在此前提下进行拓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与成果作一简要回顾与总结:

一、组织研讨、扩大社会影响

1、为进一步提升上海音乐文学的创作水准,不断总结、推广老一辈优秀词作家丰富的创作经验,向青年词作者提供一个可供传承、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学会组织部分会员于2014年4月25日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联合主办《刘希涛歌词作品研讨会》。
2、2014年10月23日,由上海音乐文学学会、上海市闸北区文化馆联合主办,在“海上文化中心”举行了《金月苓歌曲作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上海音乐文学学会和上海市闸北区文化馆首次为上海卓有成效的业余作曲家举办的作品研讨会,是发展上海群众音乐创作事业的一个创举。
3、2014年9月27日在上海市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由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音乐文学学会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上海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承办的《中国歌曲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举行。本次研讨会共设三个议题:中国梦原创歌曲研究、诗词歌曲研究、上海老歌研究。
本学会继续开展和积极组织知名词、曲作家进学院、社区等,进行歌词、歌曲创作辅导、讲课等活动。组织普陀区群艺馆歌曲创作组与上海音乐文学学会奉贤分会,开展了音乐创作互访交流活动;配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歌词与歌曲创作反培训班》,有近30位学员参加。并继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音乐文学学会同行的交流与联谊。上海音乐文学学会还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音乐学院共同承办了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中国歌曲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一本以中国梦为主题,由杨赛博士主编的上海原创歌曲集,即将出版。


二、面向全国,积极办好《上海歌词》刊物:

在上海音乐家协会的支持关怀下,由音协和闵行区文广局主办的《上海歌词》,全年编印6期。刊物在彰显“立足大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中国”办刊宗旨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进一步构筑起上海与长三角及全国各地音乐文学同行的艺术交流、情感沟通的平台。2014年,我们对学会刊物《上海歌词》进行了大胆改版,从32K扩容为大16K版,内容上也由过去的46页增加到60页,专门邀请词评家撰文作点评,得到广大会员及社会上的音乐文学爱好者的好评。

三、发展会员: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上海歌词》的来稿中,发掘优秀青年歌词作者,本着成熟一个、吸收一个的原则发展新作者入会,不断壮大学会的作者队伍。
今年在会员的吸收上还有一个亮点,对于一直与学会有密切合作的曲作者,主动热情邀请他们参加本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以此加强词、曲作者之间的创作联系和合作,更有效地推动和提高音乐作品的成功率。我们也积极吸引他们入会,年内有二十余名曲作者成为新会员。

四、深情讴歌,硕果佳绩喜人:
1.应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邀请,汤昭智、孔鸿声参与了大型交响组歌《以劳动者的名义,热情歌唱》八首歌词的创作;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汤昭智与人合作创作交响大合唱《金山卫:中国的记忆》;汤昭智作词的歌曲《一个不能少》,获公安部文艺汇演金奖;上海音乐文学学会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联合举办歌词创作研修班。
2.黄玉燕应川沙文化馆邀约,为《纪念黄自诞辰110周年音乐会》创作主题歌《永远的黄自》,在2014年6月10日晚,以女声小组唱形式演于上海音乐厅。这是黄自的故乡川沙镇首次以原创歌曲纪念这位我国杰出的音乐奠基人。创作歌词《站在高高的脚手上架上》,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并于2014年6月赴苏州参加群星奖获奖节目巡演,10月27日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北京行暨闭幕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国务院总理刘延东等中央、北京市的领导与首都群众一起观看了演出。媒体评价:“男声小合唱《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从去年山东巡演期间就备受瞩目,后群星奖决赛评比时又受到决赛评委和观众的广泛好评,充分展现了上海赛区群众文艺作品的风采和实力。旋律朗朗上口,歌词质朴感人,诉说了外来务工者对家的思念;编排新颖独特,紧贴时代脉搏,抒发百姓心声,代表了当前我国群众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应浦南文化馆之邀,创作歌词《中国,载梦远航》(大合唱、岳德顺曲)获“2014浦东新区新人新作比赛”“金奖”。应静安区旅游局之邀,创作文明旅游之歌《美丽的风景》(左翼建曲、傅晓丽演唱),于9月静安区旅游节开幕式上首演。后由上海旅游局呈送国家旅游局,被国家旅游局更名为《中国文明旅游之歌》,并报送参加全国“五个一”审批。创作五幕音画诗剧《罗店,那一个血染的秋天》,目前已基本完成剧本创作,拟在明年纪念月之际编排上演于罗店。
3.薛锡祥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约为朱家角、赵巷镇、练塘等单位作词,写了《水乡情怀》《幸福快车》《傍水人家》歌曲;并分别为申江集团、东北经济文化促进会作词,写了《逐梦浦江》《东北老乡》团队歌曲;另外,201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薛锡祥作词的《与世界同欢》一歌也已入围。2014年,由薛锡祥作词的歌曲《邻里一家亲》获上海国际艺术节新人新作金奖。
4.周高洪完成了大型音乐作品《中国淮扬菜组歌》。淮阳菜源远流长,它是美食的活化石,是中华四大菜系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宴,是人类美食的宝贵财富。带着这种创作动机,我从2014年春开始对淮扬菜进行研究和创作,并列为歌曲创作的重点。经过十个月的创作,现已成功地完成了《中国淮扬菜组歌》共计四十一首歌词的创作。其全部歌词以小见大,准确反映每道淮扬菜的个性、特有的味道、地域的风味、记忆的绝妙、品享的快乐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了一菜一首歌、一词一个味、一歌一特性、一歌一出彩、一歌一绝唱的淮扬特色,并且达到通俗流畅,朗朗上口,凸显个性,各有千秋,情景交融,有血有肉,独立能赏,配曲能唱较高的境界。目前,用大型组歌表现中国著名菜系的艺术形式在全国尚属首次。歌词《水美的地方》在江苏省淮安市市歌征集中获奖。该歌在全国686首歌曲评比中荣获了优秀奖,已被拍成MV,并由淮安市委市政府举办获奖歌曲演唱会,还在多家网络上进行播放。基本完成浙江省新昌旅游歌曲创作。今年秋季本人在新昌采风,先后创作了《新昌美》、《小京生》、《茶美人》、《你的魅力》、《看你》、《钱塘大潮》、《每当这个时候》等,该作品创作为本人中国旅游歌曲创作的组成部分。创作《指南针》大型长诗完成过半。本部长诗主要是围绕三百六十行进行创作,采取一个行业创作一首诗歌,用诗概述行业,用诗提炼真经,用诗告之成功秘诀及成功途径。力求2015年完成这部巨著。完成其它歌词创作近五十余首,有的在报刊发表。
5. 奉贤分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团结了一批音乐文学爱好者,积极开展词曲创作、研讨,举行改稿笔会、采风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词曲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质量,丰富活跃了奉贤地区的音乐文学创作。今年以来,我们举行了两次创作改稿笔会;承办了两次市音乐文学作者来奉采风交流活动;健全了分会领导班子;还专题研究了《奉贤歌词》创刊事宜。会员们满怀热情地自觉深入社区,深入生活,汲取题材,积极创作了许多不同艺术风格的词曲作品,一些作品发表于《上海歌词》、《奉贤文苑》、《奉贤报》等刊物。我们还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奉贤旅游区开展的“碧海金沙”歌词征集活动,创作了一些较有质量的歌词作品。会员叶兴华的歌词《月光下的老宅》(曾在《上海歌词》发表)作为新诗参加上海市第八届市民诗歌大赛,荣获二等奖;会员张建国的作品《根》获“心中的梦”市诗歌征集大赛优秀奖,还出版了原创歌词音乐作品《歌海浪花》专集;分会负责人蒋帅也创作了不少歌词作品,为奉贤广播电视台创作主题歌《阳光的问候》创作的歌词《醉美田山歌》荣获市群文比赛音乐类新作奖,为区妇联创作活动主题歌《家的故事》以及为奉浦社区创作形象歌曲《美在奉浦》为南桥镇一街道创作歌曲《小巷总理》得到社会舆论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