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活动

第二十八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1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圆满落幕

2012/3/26 17:15:43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江南丝竹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并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海音乐家协会、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和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并将比赛作为重要的常规性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2011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由第二十八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织委员会主办,由上海音乐家协会、江苏省音乐家协会、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和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承办。初赛于2011年3月底前完成,复赛和决赛于5月14日、15日在新落成的上海星舞台举行。决赛后,举行了颁奖音乐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书记杨益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小明和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等出席音乐会并为获奖团队颁奖。
  获得职业组金奖的是中国音乐学院华夏室内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江南丝竹“歆韵”组合。获得职业组银奖的是中央音乐学院“咏南”丝竹乐队、中央民族乐团江南丝竹乐队、浙江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和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另有9支职业团队获得铜奖。
  获得非职业组金奖的为浙江慈溪市青瓷瓯乐艺术团,台湾大中青少年国乐团。
  获得非职业组银奖的为太仓市五洋丝竹乐团、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福德新教师民乐队和新加坡鼎艺团。另有9支非职业团队获得铜奖。
  江南丝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源出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气息,拥有深厚历史地位的地方乐种。在1860年以前,江南丝竹已流行于民间,其后更是在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广泛流传,深受当地的人们喜爱。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江南丝竹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曾先后于1987年和1992年举办了两届海内外江南丝竹创作演奏比赛,在当时社会上影响甚广。
  2011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延续了前两届海内外江南丝竹创作演奏比赛的宗旨和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比赛总体呈现出参赛队伍多、参与面广的特点。 到报名截止日,组委会收到报名团队有64支之多。其中不仅有国内专业音乐院校、院团,还有江浙沪地区许多社区、企业、大中小学校的非职业团体,此外毛里求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也有多支队伍积极参赛。从参赛队员的年龄层次看,最大年龄已过74岁,最小的只有12岁。
  为在本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各地参赛团队均摩拳擦掌,以最佳姿态做了积极的准备。首都师范大学为了让青年教师能够参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特意从上海、浙江请了专家去北京排练,并由首师大音乐学院的院长亲自带队来上海,与上海多支乐团进行了交流。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参赛团队也专程请了一些江、浙、沪的专家上门排练、讲学。浙江歌舞剧院等许多队伍均由领导亲自挂帅,抽调精兵强将,下大功夫进行排练。这一篇热火朝天的景象,充分展示了江南丝竹推广保护传承的大好态势。上海国乐研究会的一批老先生平均年龄已逾70岁,但他们仍积极要求参加这一活动。考虑到他们的实际状况,大赛组委会安排他们在颁奖音乐会上做示范演出。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们不顾自己年老体衰,除正常活动外,还经常和上海音乐学院的江南丝竹乐团、上海浦东洋泾的国乐手进行交流。
  为了表达对老一辈丝竹传人的感谢和敬意,上海音乐家协会此次还安排专人,赶赴江、浙、沪等地,登门拜访了江南丝竹的传承代表人物,如陆春龄、沈凤泉、周惠、周皓、张晓峰、闵季骞、周大风等,并授予荣誉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