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我爱太阳、我爱月亮——上海工人艺术家金苗苓声乐作品研讨会在沪举行

2016/10/31 14:27:44

在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季节,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和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我爱太阳、我爱月亮——上海工人艺术家金苗苓声乐作品研讨会》,于2016年10月25日下午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行,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李明、上海音乐家协会领导赵娟、上海市职工文体协会副会长郭平、上海民政局老干部活动中心副主任冯伟、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汤昭智、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海宁、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艺术部部长赵明、上海市当代人物研究会秘书长郑胜国等有关领导,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音乐创作组、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部分成员约50人出席了研讨会。
本次金苗苓声乐作品研讨会,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与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继王森、刘希涛两位前辈歌词作品研讨会后,又一次联合为上海著名的工人艺术家举办的作品研讨会。所不同的是,前两次联合举办的是歌词作品研讨会,本次举办的是声乐作品研讨会。由此可见,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与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的艺术研讨合作,已向多方面发展。
金苗苓退休前是上海民政局老干部处处长,曾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做了8年的化妆工,被人们称为“火葬场里的音乐家”,目前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01年10月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工人艺术家”称号。
金苗苓先生从1968年起从事歌曲创作,先后在《歌曲》、《人民音乐》、《儿童音乐》等数十种报刊上发表声乐作品200多首,其中部分作品被灌录成唱片、音带、VCD、CD等演唱。他1999年创作的女声合唱曲《祖国啊,母亲》,获全国第九届“群星奖”音乐比赛优秀奖、第五届上海市职工文化艺术节最佳作品奖;1989年创作的少儿歌舞音乐《小鸡娃》获文化部、中国音协等12单位的音乐创作奖;1999年创作的《我爱太阳,我爱月亮》入选中央电视台“辉煌童年”百首优秀少儿歌曲动画卡拉OK电视片等。
研讨会由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玉燕主持。
上海市工人文化馆副主任李明首先致词,对“金苗苓声乐作品研讨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金苗苓先生近半个世纪来专心致志地倾注于声乐作品创作的精神,表示真诚的敬意!他说,举行金苗苓声乐作品研讨会,不仅仅是对金苗苓个人声乐作品创作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上海工会系统进一步重视和培养工人音乐创作队伍的一种有效的推动,更是努力发展和繁荣整个上海文艺创作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件值得去做、并且应该多多去做的事情。培养工会系统的音乐创作人才,造就工会系统的“工人艺术家”,这是工人文化宫的职能之一。
研讨会上,与会者欣赏了金苗苓《我爱太阳、我爱月亮》等歌曲作品的展播,上海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原主任李丹芬老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甘璧华教授,分别对金苗苓的声乐作品,从音乐创作理论和技巧上作了精彩的剖析和评论,对金苗苓在创作过程中对某些音乐理论的突破和实践的创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李丹芬老师认为金苗苓的声乐作品歌如其神,作品能接地气,注重为基层服务,注重社会效应。甘璧华教授赞扬金苗苓的声乐作品意境深远、激情四射、感觉敏锐。
上海市当代人物研究会秘书长郑胜国,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朱积聚两位词作家,先后畅谈了与金苗苓多次开展词曲合作的创作体会,他们感到金苗苓在开展声乐作品创作时,有责任心,有使命感,他的作品灵魂干净、充满爱心。
原《上海歌声》编辑李世平和原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音乐创作组主持人赵国平两位曲作家,称赞金苗苓的声乐作品善于吸收我国的民族音乐,并巧妙地运用到创作中去,使自己的作品五彩缤纷、风格多样化。
上海民政局老干部活动中心副主任冯伟在讲话中对老处长金苗苓近半个世纪来孜孜不倦地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表示敬意,对金苗苓在声乐作品创作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
上海音乐家协会领导赵娟对“金苗苓声乐作品研讨会”的成功举行表示衷心祝贺,同时感谢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对研讨会举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对上海音乐家协会所属的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共同研讨作品表示赞赏。
上海音乐文学学会会长汤昭智在讲话中说,领导的关心、同仁的支持,是金苗苓能获得音乐作品创作丰硕成果的根基,也是任何一个从事文艺创作的人能取得成功的前提。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是很有研讨质量一次会议,无论是会议的安排和对作品的研讨,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因而是成功的。
会议要求通过研讨,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运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把爱国主义作为音乐创作的主题,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孔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