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讯-年份
上海音讯期刊

第2期-第1版

2014/7/24 11:41:03

张晓峰 江苏太仓人,1931年生,民族音乐家、作曲家和扬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自幼学习民族乐器,1955年考入上海歌剧院任扬琴演奏员,1961年和次年所编创的《边寨之歌》、《山茶花》、《欢乐的草原》被誉为“扬琴三宝”。
从上世纪70年代起,致力民族器乐曲的创作,写了《山村来了售货员》(唢呐)、《琵琶行》(琵琶)、《新婚别》(二胡)、《窦娥冤》(古筝)等一大批富有感染力的佳作,至今已创作300多首器乐、声乐作品,录制了20张作品的CD和VCD。相继在北京、南京、太仓、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举办过个人作品音乐会及指挥演出所写的作品。
1994年定居太仓后,继续从事民乐演出、创作、普及和培育新人的工作,整理、编配、出版了《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CD和总谱。曾被中国民族管弦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

 

“歌剧盛宴”彰显“上海之春”圆满落幕
本报讯 5月18日晚在上海文化广场,来自歌剧之乡的意大利的贝里尼歌剧院上演了原汁原味的歌剧《乡村骑士》和《丑角》,以“歌剧盛宴”彰显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
当晚文化广场里座无虚席、群精振奋。观众们兴致勃勃地欣赏了两部歌剧的精彩演出。在《乡村骑士》里,男高音歌唱家理查德•鲍尔扮演的男主角图里杜英俊潇洒,他的演唱华丽漂亮,声音明亮而富有感染力。扮演图里杜未婚妻的女主角桑图扎的女高音歌唱家遊米特里•西奥多丝素感情真挚,气息控制自如,音色优美动听。扮演马车夫阿尔菲奥的男低音歌唱家保罗•拉•德尔福声音浑厚结实,富于穿透力。《乡村骑士》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而《丑角》则诙谐幽默,有着气氛活跃的喜剧色调。日本歌唱家江隼人扮演的滑稽人物表演夸张,表情丰富,音色淳厚。女高音歌唱家丹妮拉•茜拉琪青春靓丽,恰当地扮演了性感活泼的吉卜赛女郎内达的形象。男中音歌唱家塞勒瓦•托达罗扮演内达的情人,具有阳刚之美和豪爽之气。我国钢琴家和指挥家许忠被聘为贝里尼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当晚他指挥演出这两部独幕意大利歌剧,很好地调动了歌唱家在剧中的艺术创造能力,并综合舞台布景、灯光设计、人物服装、角色造型诸多综合性的歌剧元素,把两部意大利歌剧演绎得有声有色,高潮迭起,为本届“上海之春”划上了有力的句号。 (欣 甫)

 

李焕之、刘文金铜像在京树立
本报讯 5月23日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举行了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民族乐团创始人李焕之和原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刘文金的铜像揭幕仪式。文化部艺术司音舞处、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代表出席。
李焕之在创办中央民族乐团后,指挥演出了他的《春节序曲》,以后他担任中国音协主席后,还继续关心着中央民族乐团,乃至整个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刘文金担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花费了很大精力选定了中央民族乐团新址,并呕心沥血地为本团创作,为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继承了李焕之的遗志,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从1959年他写出二胡演奏的《豫北叙事曲》起的50多年来,他创作改编了400多首作品,其中有他与二胡名家闵惠芬合作的二胡与民族乐队的《长城随想》。他的作品不仅本团常演,而且被其他中外民族乐团演出。
李焕之和刘文金的铜像在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揭幕后,中央民族乐团客席常任指挥陈燮阳指挥中央民族乐团演出了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和刘文金的民族管弦乐曲《茉莉花》,为两尊铜像揭幕营造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施 罗)

 

畅所欲言谈感想 出谋划策提建议
——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作品研讨会纪实
5月13日下午,上海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假座上海文艺中心召开了第31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作品专题研讨会,近40人出席。其中既有沪上作曲家和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又有来自北京、广州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作曲家,还有本市部分媒体记者及音乐院校的学生。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王依群,上海音协主席陆在易、副主席徐景新出席会议。
王依群副书记首先作了简洁扼要的讲话,他说“上海之春”的宗旨是推新人新作,历来如此。今年在这方面更加大了力度,昨晚的“海上新梦VIII”原创作品的推出就有明显进步,反响不错。这前面还有多台新作品的专场演出,都体现了“上海之春”的宗旨。希望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能在今天的研讨会上,对进一步办好“海上新梦”的创作和演出,对如何继续更好地推出新人新作,以及如何保留“上海之春”推出的新作品,提出建议。
上海音协副秘书长乔嘉代表音协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研讨会,本届“上海之春”在推出新人新作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海上新梦VIII”以委约和征集相结合的方式,推出新作品,并对此作了新的尝试。
研讨会由上海音协创委会主任徐景新主持,他请与会者围绕音乐,围绕本届“海上新梦VIII”及本届“上海之春”推出的多个新作品专场,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与会者在会上热烈发言,各抒己见,着重谈到了以下一些问题。
本届“上海之春”推出新作品有新成果
与会者普遍认为本届“上海之春”都很注重推出新作,本届”上海之春“更加体现了”上海之春“推出新人的宗旨,并取得了新的成果。上海歌舞团专职作曲家陆建华尽管身体不太好,但他仍争取多听新作品音乐会。他说上海音乐学院“南北对话”音乐会、荷兰新音乐团演中国新作品音乐会、“海上新梦VIII”专场,大多数作曲者是新生代作曲家,他们有“四大件”的功底,又有国际视野,善于把外国的作曲技法和中国的民族感情加以融合,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海上新梦VIII”是历年我听到的最好一场这个主题的民族音乐会,作品有逻辑思维,也有音乐形象。徐景新的两首声乐作品老到,传递了深沉的民族感。沈叶虽然比较年轻,但他写的《望海潮•宝珠洞》有新意,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周龙和周乐的两部民族管弦乐曲也都有一定特色。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狄其安听了“海上新梦VIII”之后,感到所演的新作又回到了有调性的传统,有的作品结构庞大,但不松散;有的作品用了音乐对比的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有的系统发挥了打击乐的特色;有的作品用弹拨乐演奏很有民族风格。上海音乐学院陆培教授认为,本届“上海之春”所演的新作品,尤其是上音师生的作品,体现了中国当前音乐作曲教育的最高水平。上海音乐学院朱世瑞教授说,不断推出新作品是“上海之春”的特征,应该牢牢抓住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上海之春”的传统。上海音协创委会为新作品的推出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来沪11年对此有很多体会。他说通过“上海之春”的平台,可以把本土作曲家的影响扩大到国内、国外。新作品的推出既体现了本土化的上海性,而且有中国性和国际性。
本届“上海之春”推出新作品,也提高了本市听众对新作品的欣赏热情。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勇说上海听众对新作品的欣赏水平比过去有提高,有不少听众买公益性的30元票,他们不一定是新作品的知音,但认为这是高雅艺术,所以参与度的热情很旺。乔嘉特地注意了“海上新梦VIII”听众的状态,他看到演出时场内秩序好,中途退场的少,听众中以中青年为主。
本届“上海之春”体现了多省市作曲家的合作精神
“上海之春”不仅在本土绽露新貌,而且要体现中国化和国际化。这次“海上新梦VIII”就是多省市作曲家一次良好的成功合作,在“海上新梦VIII”演的8首新作品中,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参演的新作2首,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参演的新作2首,云南作词的1首,其余都是上海作曲家的新作。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房晓敏说自己的新作是第一次参加“上海之春”的演出,与京沪的同行首次进行了艺术交流。自己的新作在“海上新梦VIII”演出感到很荣幸,这场也是北上广的交流音乐会,所演作品基本可代表我国一线作曲家的创作水平。昨晚演出的“海上新梦VIII”音乐会接地气,令人感动,可听性很强。我们要向上海学习。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刘长远说,我很小就知道“上海之春”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感谢上海音协让我的作品能在“海上新梦VIII”中演出,我们应考虑中国的现实情况,把学过的作曲技巧与本国民族音乐感情和音乐语言结合起来,把握好这个度。民族管弦乐是我国可以真正普及的音乐语言,为此他呼吁中国作曲家要更多关注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严冬说,我有一首作品参加“上海之春”中的“海上新梦VIII”演出,很高兴,来到上海收获很大。“上海之春”有国际性、影响大。这次“海上新梦VIII”是南北音乐交流,是一次音乐创作和演出的艺术碰撞,这种交流和碰撞很有意义,要把“上海之春”的精神带回去,以期对广东音乐界有促进。他还说“上海之春”应不局限于上海和江浙邻近省市作曲家的参与,岭南也有许多音乐人才,希望“上海之春”的影响能扩展到珠江流域。
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渠道宣传“上海之春”
与会者认为“上海之春”已经举办了31届,每届举办都有一个宣传好“上海之春”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传播体现了迅捷和广泛的特点,所以王勇建议上海音协要加强网络的利用和宣传,把音协的网络平台变成能够互动的网络。现在不少人通过网络知道和了解“上海之春”,并把自己的观感及建议“晒”在网上。打开网页可以知道听众的反映,知道他们的需求,知道他们对“上海之春”推出的新人新作的评论。王勇还建议每届“上海之春”来临,都可组织资深作者和上音学生对新人新作及各个场次的演出进行评论,并在网上传播,把“上海之春”的创作和演出“炒”热,“炒”得热闹,“炒”得各种观点和见解都一一呈现,这样就可以使研讨深入。他认为“上海之春”中的新作演后,不能算完成使命,应录音并加以保存,进而可以出光盘,出乐谱,这些都可放在网络上扩大影响。这次上海音协选取了12首以前在“海上新梦”演过的新作经上海音乐出版社结集出版,就做了件大好事。他希望上海音协的网络平台也能做一个乐谱网页,把新作挂上去,让更多的人看和听。同时在组织听众的售票系统,也应加强网络的迅速及时的辐射。刘长远也希望发挥网络作用,以此加大对“上海之春”的宣传,他还举了台湾一个机构花重金开网站的成功例子。
与会者认为除发挥网络作用外,也应该注重平面和立体媒体的宣传功能。毕竟现在还有相当多的听众是通过报刊和广播电视了解信息的。因此要在“上海之春”举办时,加强与这些媒体的紧密合作。文汇报记者施雪钧、解放日报记者伍斌都建议“上海之春”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联姻。媒体是新作与听众沟通的桥梁,要研究如何通过媒体来宣传“上海之春”的问题。
重视新作品的积累,重视年轻作曲家的创作
新作品花大力气,花不少钱创作出来,不能在“上海之春”演一次就束之高阁。作曲家杨绍榈说,感谢上海音协给我这个高龄听众票子,我听了几场音乐会。过去听现代音乐听不懂,今年我在“上海之春”听到了一大批作曲家的好作品,可喜可贺。但只演一次是浪费,很可惜。有些作曲家的作品在国外获奖,可是我们在国内却未演,听不到,反差很大。他希望要尊重作曲家,要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对新作品的演出、宣传和积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叶国辉在谈了“上海之春”要拓展国际化的路子和增加国际间的话语权后,也谈到了音乐院校要在“上海之春”中体现作曲教学的成果。这次上音推出的两场“南”与“北”间的对话音乐会、第五届百川奖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荷兰新音乐团音乐会、未来音乐家系列之四音乐会等都上演了许多新作品,有不少是出自年轻作曲家和学生之手,这体现了开放性格局。他认为年轻作曲家和学生都有阶段性的成长过程,要以宽容的态度接受他们。
上海音协主席陆在易在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饱含感情地说到了自己从年轻仰慕“上海之春”到以作品参加演出和担当“上海之春”组织工作的过程。他第一说到“上海之春”在贯彻推出新人新作时要毫不动摇。“上海之春”最大的贡献是积累了一大批好的音乐舞蹈作品,这也是“上海之春”与国内其它音乐节的不同之处。在“上海之春”不只有《梁祝》和《红旗颂》,还有朱践耳等作曲家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音乐史的核心是创作史、作品史,不只是演奏史、表演史。这次“海上新梦VIII”有几部作品就很不错。因此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要使新作品多次亮相。在“上海之春”中演过的新作品起码有几十部优秀的,有一些是传世的。第二在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提倡多元化的创作路子毫不动摇。其实每个作曲家都在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追求百花齐放。第三是上音比较注重教学成果的展示,而整个“上海之春”则应与社会结合得更多些,也就是新作品要有更多的人来听。所写的作品既有创新和探索,又能考虑听众的接受和欣赏。今年“上海之春”的新作品已考虑到这一点。第四就是要想方设法推出年轻作曲家及其作品,比如《梁祝》当年就是两个学生写的;朱践耳开创了交响大合唱体裁的《英雄诗篇》,也是在中青年时写的。今年“上海之春”推出的年轻作曲家的作品,有特色、有成果。第五他认为音乐工程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比如从新作排练到演出,都需要有一个努力的过程,因为某些体制的问题,造成了排练和演出的一些缺失,致使对作曲家不够尊重,对新作品的积累不够重视。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沈叶和中央音乐学院在读作曲硕士生张皎都是年轻作曲家,他们对“上海之春”重视新人创作,演出他们的作品甚为感激,感到参加“上海之春”的演出和这个研讨会很温暖,从前辈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并希望“上海之春”能提供更多机会让年轻作曲者的新作在这个平台上演出和提高。
这次研讨会体现了上海音乐界的凝聚力,也表明“上海之春”在进步。与会者还对上海音乐家协会驻会人员在本届“上海之春”作的种种努力和辛苦操劳给予了高度评价。作曲家周成龙说,音协的邹佳青、陶金等年轻的驻会人员在本届“上海之春”中不声不响之中就把各项有关的工作做得井井有序,体现了很强的组织。叶国辉和沈叶对此亦有同感,认为音协从驻会领导到工作人员在组织本届“上海之春”的创作、排练和演出,都花了大量精力,工作认真细致,体现了可贵的敬业精神。 (田衣)


沪美乐手跨时空再相聚
本报讯 与沪上乐迷暌违35年之久的波士顿交响乐团5月3日下午亮相东方艺术中心的媒体见面会。此次东艺特邀波士顿交响乐团1979年首次访华时的低音提琴首席Edwin Barker和低音提琴副首席Lawrence Wolfe出席媒体见面会,而当年与波士顿交响乐团一同排练的上海交响乐团老乐手周宏彬、李国良、华国田也在时隔35年之后与老友们再次相聚。
整场见面会最感人一幕出现在上海交响乐团原低音提琴首席周宏彬拿出两件珍贵的物品——周老特地带来了当年Lawrence Wolfe赠送给他的一张黑胶唱片,并现场播放。同时将当年自己与Wolfe排练时的合影作为礼物回赠给了他,令Wolfe先生非常感动。此次访华的波士顿交响乐团中有多位华裔演奏家,亮相见面会时的乐团竖琴首席周黎和乐团小提琴丁欣特向上海同行回顾了当年考进波士顿交响乐团的过程。 (逸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