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讯-年份
上海音讯期刊

第4期-第4版

2014/1/26 16:21:04

深切的怀念——纪念贺绿汀老师诞辰110周年


杜鸣心 罗昌遐 王效芳 陈复君(执笔)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贺绿汀老师诞辰110周年,作为贺先生最老的一批特殊学生,我们对老师怀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切的思念之情。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为在战乱中因家境贫寒而得不到安定生活的孩子们创办了一所战时儿童保育院,我们就是一群被收容的保育生。1939年7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这批穷孩子在陪都重庆创办了一所学校:私立育才学校。这所学校的特点是学生从小就分专业进行培养,有音乐、戏剧、文学、绘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后来又增加了舞蹈。我们成为得天独厚的幸运儿而被选入音乐组学习。音乐组的主任 是我们敬爱的贺绿汀老师,担任钢琴教学的是先生的夫人姜瑞芝老师,从此我们就和二位老师结下了一生的师生情。
我们真是一批幸运儿,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伟大的音乐家的教育下,走向从事音乐工作的道路。贺先生夫妇虽然因为时局的原因,只在学校待了一年多而被迫离开学校,但在这一年短暂的时间里,他们为我们这些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从完全的音乐盲而成为初有音乐表演能力的少年,学习短短的一年,我们就参加了对苏联的广播,举办了小型的音乐会。
那时贺先生一家和我们学生一起住在大庙里,后来又一起住在老乡的院子里,我们给这个院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贝多芬院”。贺先生一家和我们一样过着艰苦的生活,学校很穷,我们的衣食住行全靠陶校长四处募捐所得提供,学校也只能为贺、姜老师每月发少许的生活费,但老师还常常拿出这微薄的生活费为我们改善生活。他们不仅仅是老师,更如我们的父母,使我们这些离家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好景不长。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白色恐怖加剧,我们育才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许多共产党员老师不得不离开学校转赴解放区,贺、姜二位老师也名列其中。我们即将面临失学之痛。而贺先生却在被迫离开学校之前,精心地为我们安排好他音专的同学来接替他的教学工作,其中有钢琴老师范继森、和声老师夏之秋、小提琴老师黎国荃、声乐老师胡然、大提琴老师朱崇志等,这些都是当时知名的音乐家,由此使我们的学习能够继续进行。及至他辗转到达到延安之后,他给我们音乐组的后继主任黎国荃老师及同学们来信,仍谆谆教导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努力学习。
虽然和贺老师相处的日子很短暂,但是老师对我们各方面的教导,使我们受用了一生,我们和老师的情谊延续了一生,他对我们这二十多个特殊学生的关怀也延续了一生。
我们这些学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大多一生都坚守在音乐战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各自不同的成绩。杜鸣心成为著名的作曲家和教育家,陈贻鑫是指挥家和教育家,杨秉荪是中央乐团(现国家交响乐团)的前首席,郭惠英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钢琴教授,陶明兰在上海少年宫辛勤培养钢琴幼苗,熊克炎成为学院基本乐科的领军人物,欧阳小华和陈复君为音乐翻译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罗昌遐为歌剧事业坚守了一生,至今还在热心为群众音乐活动而奔忙。我们这批学生,如今都已进入耄耋之年,有的已经离世,而可以告慰贺绿汀老师的是,我们尚健在的学生,正以老师为榜样,为完成老师未尽的事业,继续在为音乐事业尽力。
敬爱的贺老师和姜老师,我们永远怀念你们,永远感恩于你们。

 

怀念我的母亲孙锦绅
毛佩令
我的母亲孙锦绅因患肺炎,经一个多星期的救治,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2013年11月23日晚上9点50分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母亲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52年进入上海乐团合唱队担任独唱演员、女高音声部长。她曾经在《黄河大合唱》中担任《黄河怨》的独唱,她演唱的《蓝色的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等花腔女高音的曲目深受大家的喜爱。在文化广场等一些全市大型音乐晚会中,母亲经常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担任女高音独唱。1953年她曾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到罗马尼亚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合唱比赛银奖,后又赴波兰和民主德国巡回演出。1956年她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在北京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等领导的接见并合影。母亲也曾经为许多电影配音,著名的老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主题歌《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响》就是我母亲演唱的。
母亲出身于一个钟表世家。我的外公、太外公都是中国第一代民族钟表工业的创始人,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以机械制钟的民族品牌“美华利”时钟和营销钟表的“亨得利”钟表行,外公被誉为“钟表大王”。他生产的时钟在1915年旧金山的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母亲从小喜欢音乐,有音乐的天赋,外公特地请了外国教师教她钢琴和声乐,因此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并有非常明亮的嗓音和娴熟的花腔技巧。母亲曾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和圣约翰大学学习声乐和钢琴,并师从俄国声乐大师苏石林。
母亲虽然出生于一个生活优裕的大家庭,外表懦弱、优雅,但是她有一颗爱国的坚强的心。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母亲的家族产业“美华利”钟表制造厂被敌机全部炸毁,外公的事业受到极大的损失。在具有“宁做穷光蛋,不做汉奸”的强烈爱国思想的父亲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参与家庭支持抗战,救助伤员等活动。因此1945年她与我父亲毛铁民一结婚就敢于冲破重重封锁奔赴解放区,受到新四军四师师部张爱萍、邓子恢等领导的热情欢迎;她还协助我父亲为革命做了许多工作。1954年应志愿军后勤部的邀请,上海文化局派遣我母亲赴朝鲜担任志愿军文工团的声乐指导,并在“八月一日”建军节中朝两国军队的重大庆祝活动中,在牡丹峰地下剧场演出独唱节目。朝鲜人民军的副统帅崔庸健将军观看了演出。当时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只有2岁,妈妈明知有危险,却毅然离家前往战火中的朝鲜。
妈妈一生与世无争,淡泊名利。1960年上海合唱团与上海音乐学院联合开办三年制的合唱培训班,为合唱事业培养接班人。妈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她能因材施教,鼓励和帮助学员,增加学员的学习自信心;她平易近人,工作不辞辛劳,和学员关系融洽,是一位受到学员尊重和爱戴的好老师,对于提高学员的声乐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妈妈懂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许多歌剧咏叹调都是用外语演唱,妈妈总是一遍遍地耐心地教给没有外语基础的学生。只要有人向妈妈请教,她必定非常认真地辅导他们,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美声发声方法来纠正他们在发声方法上的缺陷,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所以团里的年轻演员们都称妈妈是“好好先生”。她培养的许多学生都成了合唱团的业务骨干,有的成为著名的独唱演员。母亲就是这样为了她的学生们能够成功,默默地奉献,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
母亲对我们四个子女的教育、关心、爱护也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她从小让我们接受音乐技能的训练,把我们培养成有用的音乐人才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退休后她又把精力花在教育培养我们的下一代身上。母亲生活非常节俭,从不舍得扔掉一点点东西,她的衣服破了,补补再穿,她的工资全部交给父亲来养活我们一大家子,自己从来不乱花一分钱。
母亲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求索取,淡泊名利的一生。她热爱声乐艺术,春秋几十载,为祖国的文艺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她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勤奋、敬业和为人的品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人生财富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怀念和追思,如今,虽然她离我们而去了,但她那爽朗的笑声,慈祥的面容,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抗战里的《新世纪的前奏》
沈 舟
“啊!1945你宣布法西斯的恶魔永远离开人间……,1945你唱着胜利的歌来临,带来了世界的光明,……啊伟大的1945……”。这首《新世纪的前奏》是首无伴奏分部合唱,原称《1942前奏曲》、又名《和平,光明前奏曲》鲁军作词,由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作曲。最初写作于1941年末,1942年初在苏中抗日根据地首演。当时我国的抗日战争正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在激烈地搏斗中。当时贺绿汀在新四军负责文化音乐工作,他培养、辅导了许多新四军的文化骨干。为抗战服务,期间他写下了这首无伴奏大合唱。当时根据地生活非常艰苦,物资极度缺乏,没有完整的乐队编制,而采用无伴奏合唱正是恰当的形式。此曲用不同声部的交织形成音流,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坚强信念与不屈意志。作品演出后深受根据地民众的共鸣。1945年,人民终于取得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全世界人民狂欢庆贺这来自不易的伟大胜利时,贺绿汀先生将数年前创作的《1942年前奏曲》更名为《新世纪的前奏》,对歌词也作了些调整,以符合时代精神。
这首大合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反法西斯主题紧密相联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当时贺绿汀先生在华中鲁艺任教,同时担任鲁艺艺术团音乐组长,并开办音乐干部训练班。为新四军轮训音乐干部。《1942年前奏曲》最初是培训用的教材,在学员结业会上,作为汇报演出,受到了刘少奇、陈毅、谭震林、粟裕、罗炳辉、彭雪枫等新四军主要领导的热情赞扬。随后贺绿汀携此曲奔赴淮南,在抗敌演剧二队、大众剧团及淮南艺专进行了三个月的演出讲学活动,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高度赞扬之后,还大力推荐此曲。抗战胜利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去了68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已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旋律。贺绿汀先生创作于1941年的《新世纪的前奏》作为他的代表之一已被收入了他的专集CD中,并成为和平发展主旋律之中的强音。

 

许国屏笛文化成果展在古漪园举办
10月5日早晨,静安寺街道社区学校许国屏多功能笛子艺术团50名演奏员穿上节日盛装,纷纷从静安、徐汇、黄浦、普陀、松江、南汇等地赶到嘉定区南翔镇古猗园,参加上海市欢乐民俗节,奉献一台“我的梦——中华笛韵”演奏会,吸引了数百名来古猗园游玩的中外宾客。有位弱视的老太太通过电台获得这一消息,在老伴的陪同下,特从江湾镇赶来,为的是要听一听许国屏发明的多功能笛子演奏的神韵。
这台节目的总策划“德艺双馨”艺术家许国屏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动足了脑筋;为了更多地吸引观众,还特邀了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老伙伴”舞蹈队伴舞。整台演出共分“创新篇”、“民族风情篇”、“春天的故事”三个乐章。
在“创新篇”里表现形式有所突破,以多功能笛与舞蹈对话拉开序幕。特别是舞蹈演员动情地在台上跳起了舞蹈,台下50位演奏员一起吹奏《真的好想你》,使观众在听觉上、视觉上获得了完美的艺术享受。接下来是具有九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竹笛与近代的西洋长笛对话。他们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国》、《同唱一首歌》。在这个篇章里还有中国竹笛与萨克管对话,演奏了《风含情,水含笑》、《军港之夜》,南翔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新闻部副主任俞超觉得很有创意,他手持摄象机采访了许国屏,表示要摄制一个专题片。
第二乐章“民族风情篇”以一曲优美、动听、典雅、具有江南丝竹韵味的《姑苏行》开始,中间穿插竹笛与巴乌演奏的《知音》、《天路》、《荷塘月色》几首民族风格浓郁的乐曲,特别是身穿民族服装的葫芦丝学员演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婚誓》,博得了阵阵掌声。
第三乐章《春天的故事》,来自上海戏曲学校的林凌以一首自创的具有湖南花鼓戏特点《春到湘江》,深情歌颂了毛主席的家乡。静安寺社区学校笛子班学员精神饱满地吹奏了一组革命传统乐曲《南泥湾》、《太阳出来喜洋洋》、《毛主席来到咱村庄》,这些上世纪的革命歌曲用笛子来演奏显得更加亲切、动听,引起了一些老年观众的共鸣……
最后一个节目“春天的故事”是笛声与舞蹈组合,台上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台下50名笛子演奏员的演奏声响彻广场上空,歌颂了改革开放的巨变,把整台节目推向了高潮。正如南翔镇老镇长所说:“这些老年人真了不起!用笛声表达了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心声,真正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上海中华笛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音乐评论家方立平在祝词中说:“今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我们中华笛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正国先生赴美国介绍具有9千年历史的古代骨笛;而今天在这个舞台上,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许国屏吹奏他发明的多功能笛。从古到今,竹笛的历史在不断发展,不仅要走出国门,还要接地气!老伯伯、老妈妈的演奏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演奏会结束,全体队员参观了“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许国屏笛文化成果展”,并纷纷在展厅门前合影,留下美好的历史纪念。这个展览会展示了许国屏从艺55周年的教学、科研、演奏、发明、社会活动的成果,共分:综合指导,多功能笛走向世界,民族乐器走进教室,“音乐长征”文化扶贫,用笛声构建和谐社区,广场文化,大众艺术,爱心奉献,教学科研成果等8个部分;同时,还展览了一部分实物,其中有1957年,许国屏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演奏的笛子,已故笛子大师、表演艺术家俞逊发先生生前送给许国屏的排箫,以及众多许国屏所获的荣誉证书、奖杯、奖牌和出版的专著等。(叶 明)

 

幸会歌坛常青松
——记戚长伟与李进两老师
王树滨
蛇年金秋,应邀观赏本市“秋韵艺苑”主办的《春华秋实——李进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专场演出,出场主角两位耄耋老人,乃已享85岁的李进和友情出演、年届80岁的戚长伟先生。他们皆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享誉沪上的歌坛名家,凡在花甲以上年龄的歌迷听众,对他俩应该不陌生。五十五载前还是初中学生的笔者,就闻他们大名,那是在热火朝天的“大跃进”岁月里。如今见台上的他们,照样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歌喉嘹亮功力坚挺,令人如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顿觉格外惊喜。
戴金丝边眼镜的上海滩“老克勒”
初识戚长伟老师,系在我们学校去“勤工俭学”劳动的华通开关厂,其时他正从声乐研究所借调到上海广播乐团任首席独唱演员,又担纲电台的每周“新歌教唱”栏目广播,名传遐迩。那个晚上,广播乐团为全厂职工作慰问演出,戚长伟、孙经信、黄凛、刘文炳、张正宜等的热情演唱,李金声指挥与宋兴元、孟升荣的手风琴伴奏,均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身材高挑头光面亮、戴一副金丝边眼镜的男高音戚长伟,尤以漂亮音色与饱满抒情、将《九九艳阳天》《骑马挎枪走天下》《真是乐死人》等歌曲演绎得真切动人、声情并茂,特受欢迎。欲了解戚老师,不得不提到发现与栽培他的三位恩师:马革顺、苏石林、林俊卿先生。由于他们慧眼识才、严加点拨,在这名学生身上体现了各自的教学优势,使他走出了一条科学的声乐成才之路。而在林俊卿筹备与开办声乐研究所全过程中,作为其得意弟子、年仅廿四岁的戚长伟,成了声乐训练班的主任,亲历了该所业务发展的辉煌时期,见证了林派咽音发声训练方法对声乐界学术建设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记得当年应歌剧院已故同仁、男高音曹厚生之邀,笔者曾到他进修的音乐研究所作客,知道林大夫共有戚长伟、李培良、薛天航三名弟子作助手,还有所外“林派传人”廖一明老师收徒多名。剧作家王树元夫人、曾任上海歌剧院副院长的叶野,亦曾在该所进修。
近日,有机会访晤戚长伟老师,听他侃侃而谈对马革顺、苏石林、林俊卿三位老师,以及王昆、胡松华、马玉涛、张映哲、董振厚等著名歌唱家和自己学生张暴默等的印象与趣事,收获颇丰。我发觉戚老师之所以歌喉经久、宝刀不老,完全来源于他家庭出身、良好教育的长期自然熏陶,对待人生始终保持着平和积极心态;后来他旅居海外新、马执教从艺的十载历练,又使他视野开阔、广交朋友,深刻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精神力量。
戚老师还言及即将到来的马革顺教授百岁华诞,回忆两家上一辈人非同寻常的友谊交情,并发来为将要出版的马先生纪念文集所写文章,使笔者得以详阅而感先睹为快。戚老师写道: “回忆起来,马先生是我的声乐启蒙老师,我之所以有今日,最大的得益是在马先生那里打下了声乐的基础。我每次学唱新歌,当自己唱熟了,就要向马先生登门求教,每次他都很乐意为我指点。马先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有其独到的一面,我认为,无论是合唱还是独唱,他在歌曲上的艺术处理手法,是无人与之匹敌的!在他的熏陶之下,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练声乐首先是靠基本功,基本功好了,状态好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地表现,要把精湛的艺术内涵表达出来。马先生对我的教育,就是把我内在的乐感充分地挖掘出来。”
从1996年起,戚长伟老师在新加坡居住了10年,期间,他除了演唱,还担任合唱指挥。原来,多年以来,他不仅随马先生学声乐,还“偷师”跟他学合唱指挥,不想竟有了成效。有一次,戚老师率领马来西亚客家人合唱团来上海与市侨联、市基督教青年会合唱团进行艺术交流,他担任马来西亚客家人合唱团的指挥,马先生那天也应邀莅临指导。他在演唱会结束时发表讲话时幽默地说:“看到戚长伟在指挥合唱,我感觉自己快要失业了。”“实际上,他是在鼓励我这个弟子。”戚老师说。
2005年戚老师从新加坡归来之后,应邀担任华东神学院的圣乐科教授,并担任欧美同学会合唱团和怀恩堂唱诗班的指挥。每逢圣诞节,他总会邀请马先生来怀恩堂指挥合唱,哪怕是请他指挥《弥赛亚》的最后一曲《哈里路亚》。马先生总是显得很乐意。
戚老师现成为笔者手机微信“朋友群”内最年长者,此等和年轻人争赶时髦玩时尚之劲头,恰如作家程乃珊津津乐道的,他属于散发着海派城市历久弥新文化风韵之“老克勒”典型。
具浑厚感染力的歌与剧多面手
1957年上影厂出品《凤凰之歌》影片,由寄明作曲的系列插曲经电台播放不胫而走,广为传唱,演唱者为孙道临和歌剧演员李进、林明珍。李老师的男低音浑厚歌喉如醇浓美酒、令人着迷。三年后笔者已是歌剧院一名学员,时任歌剧团长的他,便成自己的直接领导,就能经常聆听、直面那动听嗓音,除了听他演唱我还感受他语言表现中对台词朗诵的功力。“洪老松”、“赵大叔”与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罗宗贤的《草原之歌》等歌剧,都是李进老师半个世纪前饰演的主角。迄今为止扳指数来,歌剧舞台擅长表演的优秀男低音,仍是很难觅得的。
李老师的编导演多面手才华,至“文革”前调任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得以充分施展。他导演的新编现代昆剧《琼花》,使古老昆曲似铁树开花、焕发新生命,几个月中连演数十场,早于京剧样板戏之前即已风靡剧坛,亦让市戏校“昆小班”刚毕业的卫如瑾一炮打响、脱颖而出。
近年中不断给我惊喜的是,李老师与戚长伟一样,热衷于投入“银发健康与精神文明”与“关心下一代教育”的文化公益事业,身兼老战士合唱团、老教师夕阳红合唱团、文广系统老干部合唱团、秋韵艺术团、市老年大学等多个群文社团的艺术指导,受到市老龄委、市教委多次表彰和广大业余爱好者的爱戴,为名副其实、老当益壮的社会活动家。
为迎接上海世博之年,蒙李老师赐赠所录制的一盘《诗与歌》个人专辑光碟,听罢可知,其中既有他拿手的一组歌剧选段、独唱歌曲与朗诵作品,又有区别于“京歌”的独创品种“昆歌”。顾名思义,就是介乎于昆曲与歌曲之间的诗词吟唱,显示出他长期对昆曲音乐的研究发掘和运用心得,此乃属一种勇敢而可贵的探索。
重听今天上台的李进老师演唱古典歌曲《满江红》与戚长伟老师演唱《叫我如何不想他》《在银色月光下》时,我作为学生与后辈在祝贺他俩获得圆满成功之际,此刻惟有心涌敬仰与由衷感动。同时,为有关音像出版部门一直没有留下他们两位的演唱制品,而不免觉得惋惜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