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合唱历史 促进中国合唱发展
叶韵敏
11月25日至29日,第十二届中国合唱节在温州举行。今年恰逢中国合唱100周年,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11月25号在温州奥林匹克大酒店会议室举行的《中国合唱百年座谈会》,中国合唱界的各位专家和各省市的合唱协会会长莅临。会上,9位著名的合唱专家发表了不同主题的发言。萧白老师、刘恒岳老师的发言更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今将与会情况向读者作一介绍。
萧白老师此次从一个指挥的角度作题为《致先驱者》的发言。他认为:百年来,中国合唱始终和国家命运连在一起,并随着国运、社会的变革而发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带来合唱启蒙期;抗日战争掀起全民救亡歌咏运动; 建国后的文化建设推动合唱新发展;“文革”时期造成合唱的畸形与萎缩;“改革,开放”走向世界打开合唱发展新局面。百年来,中国合唱蓬勃发展,但是,事实上,我们恰恰忽略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带来合唱启蒙期时的合唱作品。而这一时期,却是中国音乐教育及合唱先驱者和开拓者们,如梁启超、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青主、赵元任、黄自等一批教育家和音乐家,他们倡导了音乐教育、开创了学堂乐歌。从先驱者们所写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合唱作品中,我们了解了先驱者的创作精神及他们的艺术追求,从中体验到了先驱者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自觉的爱国精神、勤恳的拓荒精神、赤诚的育人精神和勇敢的探索精神。先驱者们坚持以:教育为本、艺术为本、民族为本,开启了中国的合唱之路。
刘恒岳老师(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艺术史史料研究中心主任),以一个关注合唱事业发展20年的学者的角度做了题为《纪念中国合唱百年的意义与价值》的发言。刘老师说:“合唱界应当是合唱实践的参与者、组织者,合唱史料的研究者,合唱理论研究的推动者和合唱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创造者和爱好者的趣味共同体,应当同时致力于服务社会与推进学术。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愿意把中国合唱百年纪念看做是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我更愿意把纪念中国合唱百年学术座谈会,视为中国合唱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今天‘文化人’、‘合唱人’聚集一堂,缅怀前辈先贤、对于梳理中国合唱发展历史,总结中国合唱成绩、客观评价中国合唱现状、渴望以史为鉴,推动中国合唱发展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和美好的期盼。秉承先贤李叔同大师‘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人生信念。我必须也只能踏踏实实、尽力地‘读懂’中国合唱的现实、认真思考中国合唱的发展道路。”刘老师同时在会上对中国合唱现状提出了“五问”:1、合唱的功能是否认识全面?2、合唱学科是否已经建立?3、如何理解什么是中国合唱作品?4、如何看待合唱史料的搜集与研究?5、何为走向世界?并分别就每个问题阐述了鲜明的观点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中国合唱百年之际,我有幸和萧白老师共同策划并指挥了11月20日由上海音协主办、上海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和上海爱乐合唱团共同承办、萧白老师现场讲解、上海爱乐合唱团演唱的《致先驱者—中国百年合唱纪念音乐会》,有幸参加了纪念《中国合唱百年座谈会》。这对于我一个出生在70年代,并正从事于合唱事业的指挥来说,确实感触颇深。音乐会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先驱者创作的中国优秀的合唱作品;座谈会则帮助我梳理了中国合唱的历史发展,使我进一步看清了中国合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前景。身处当今虽繁华却又显浮躁的社会,我深深感到:在努力吸收西方在普及与提高合唱艺术方面和先进、科学的演唱风格、演唱方法的同时,不能轻视中国的合唱艺术和作品,中国百年的合唱艺术同样博大而精深,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发现、挖掘、研究;要进一步发扬和传承我国老一辈合唱艺术家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经验和艺术财富。他们对合唱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研究态度,以及高尚的艺术道德,是我们年轻一辈的学习榜样,并将永远引领我们为发展中国的合唱事业而努力奋斗。(作者为上海爱乐合唱团艺术总监、指挥)
音乐传奇:百岁马老登台指挥
徐海安
三年前的12月30日,我曾在上海音讯上发表了《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一文,在拙文的结尾我写道:“盼望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老百岁寿辰时,登上舞台,谱写世界合唱史上的传奇!”
时间的车轮终于把我们带到了振奋人心的时刻。三年过去了,2013年冬马老年届百岁,他实现了我们翘首期待的宿愿。在上海大剧院,只见他欣然登上舞台,惯例缓缓地举起了双手,刹那间把整个合唱团带到了他的音乐世界里。
坐在台下的我眼前出现的是一双神奇挥动的手臂,指挥姿势如此放松自如、精准优雅,这正是马老的双手。这哪里是百岁老人的手啊!这分明是五十年前在上海音乐学院,把我们引领到壮丽的合唱殿堂,挥洒利索的富有旺盛生命力的手啊!当年在马老这双手的挥动下,色彩绚丽的画面,层次丰富的音响,鲜活真切的音乐形象刻划,如此清晰灵动而感人至深地展现出来,我们年轻的心灵完全被马老炉火纯青的指挥吸引了,震撼了,陶醉了!
而今马老百岁,他仍有极具清晰的思维和敏锐的反应。当他登上上海大剧院舞台,在大家为他举办的百岁庆生的音乐会指挥时,他谦虚地说,不是指挥演出,而是指挥排练。于是听众欣赏到了他别出心裁的一次摸拟式的合唱排练,让听众们能感悟到:原来经典合唱是这样排练出来的。
剧场里的听众耳闻目睹他的每一个招式,每一句话语,他边排边说:作曲者谱写的五线谱,只是蓝图。指挥必须充分理解作曲者的意图,把蓝图化为在人们面前绽放的音响。马老在台上排练时而不厌其烦地停下,他要求合唱团发出的声音要完全符合他理念中所要求的目的。马老中气实足,不时高声呼唤:你们的歌唱要像讲话那样自然而然。他时而把手指向空中,他需要的是带有虚幻缥缈的高位置的乐声。在他执着严格的拿捏下,富有魅力的音响效果产生了。艾尔加的合唱曲《雪花》的声音在他灵活双手的引导下,显得美妙无比地动听。
百岁老人未显老。站在舞台上的都是他多年精心培育的高足,合唱团的歌唱家们经他指引排练后,发出来的声音变得越发动人心弦。这真是不可思议!我想这正是音乐大师的动力所在吧!
马老曾经一再强调,合唱音乐要像说话那样表达,哪怕是战斗性的音乐,也要唱而不是喊。合唱队和乐队始终要忠于和服从音乐的朴素自然地再现。这就是马老,合唱指挥艺术的一代宗师,学贯中西的合唱艺术奠基人,这正是他长期对合唱艺术进行探索和研究的结果。而他独到的学识见解,无疑以他百岁老人的这双奇妙的手,为我们在上海大剧院舞台上,再次铸造了合唱艺术的辉煌!
马老的人格魅力在几场百岁生日音乐会和他的艺术生涯的座谈会上展露无遗。虽然他已百岁,可他仍有年轻的幽默感。他几次说道:“我糊里糊涂地活到了一百岁。”引得大家放声大笑。他又形象地比喻歌唱时的状态。他说由于感情色彩的不同,出现的声音感觉就截然不同。比如唱摇篮曲,母亲的声音里充满爱抚,才显得歌声优美。如果唱摇篮曲出现平板而空洞的声音,那就是保姆在唱。更有甚者,如果出来的是冷漠苍白的声音,那就是继母在唱了。马老用生动诙谐的形象比喻,使我们马上可以领会到声音与感情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那晚在上海大剧院舞台上,马老现场排练经典之作《雪花》的时候,他语重心长地对合唱团说:夜深人静,雪花悄无声地飘落下来。一片片雪花就像鹅毛一样,晶莹、纯净、洁白,即使在白天,雪花铺天盖地飞向大地,它总是那样安静、毫不张扬!马老喜爱雪花,他进而说道:我愿自己成为一片小小的雪花,始终低调,无私奉献。这就是马老一生崇尚的“雪花精神” !
马老百岁传奇的答案已由他自己解出:正是“雪花精神”使他不知疲倦地奉献着艺术生命,而乐在其中。“雪花精神”是他心中的一盏明灯,他不带任何功利,一生心态平和,为人正直。他实质是一棵扎根祖国大地的参天大树,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仰之弥高;他也以永不枯竭的音乐食粮滋养着一代代的音乐人。他广博的人文精神、崇高的人格力量,永远是我们后辈的楷模!我衷心祝愿马老百岁后,再开始一个崭新的里程,为时代和后辈创造出新的辉煌的奇迹!
创作《梨园梦》的感想
张晓峰
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1919—2007)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我们一直在深情地怀念他!这位出身于太仓浏河的一代红伶,毕生致力于沪剧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高风亮节,德艺双馨。其唱腔高亢嘹亮,表演生动,极具艺术震撼力,形成独特“邵派”艺术风格,他为民族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邵滨孙幼年丧母,父亲为他取名邵念慈,因家境贫寒,随父亲到上海,在一家成衣铺当学徒。1936年投师著名申曲艺人筱文滨,开始了他七十一年的舞台生涯。因筱文滨师从邵文滨,他是邵文滨的徒孙辈,故改名邵滨孙。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刻苦钻研,艺事日精,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当时文滨剧团挑大梁的台柱。1938年由他主演的时装戏《贤惠媳妇》和1941年的《恨海难填》,都拍成电影,开创了申曲搬上银幕的第一人,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邵滨孙在他长期的舞台生活中数十年如一日,虚心好学,广采博取,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常常把话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法使用到沪剧舞台,取得了极好的效果。1943年,他正式投帖拜京剧大师周信芳为师,并努力把“麒派”艺术融入到自己的唱腔和表演中去,在《杨乃武与小白菜》、《星星之火》中,都可以听到他那感情激荡、铿锵有力的新颖唱腔与“麒派”艺术的血脉关系。
邵滨孙善于塑造各种性格鲜明、感情迥异的艺术形象,无论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杨乃武,《叛逆的女性》中的周民伟,《江姐》中的沈养斋,《芦荡火种》中的刁德一,《雷雨》中的鲁大海,《罗汉钱》中的村长等角色,都是准确到位,细腻传神,令人拍案叫绝!
邵滨孙先后担任上海沪剧团团长、上海沪剧院副院长,为剧院的艺术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曾多次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8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我们太仓,有这样一位功勋卓著,受人尊敬的艺术家,是深感荣幸和值得骄傲的!
近期,浏河镇政府计划要为邵滨孙先生建造纪念馆,特委约我为邵滨孙先生谱写一首怀念他的音乐作品。我欣然允诺,而且一定要认真地把它写好,因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起,邵滨孙一直是我心目中崇敬的人物,1950年我还在上海电台播唱过《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密室相会》,足见我当时对,“邵派”的痴迷程度。记得1950年观看由他主演的沪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后,邵滨孙唱做俱佳的精彩表演,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至今六十多年过去了,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为了把作品写好,我和浏河镇有关领导一起去了上海,采访了邵滨孙夫人韩玉敏女士,对邵滨孙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他的人品戏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印象,使音乐作品主人翁的形象逐步得到完善。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一首反映邵滨孙艺术生涯的大型作品——二胡协奏曲《梨园梦》终于脱稿,于8月上旬赴南京录制完成,即将和我的《沸腾的浏河》第二辑CD一起正式出版发行。
《梨园梦》以叙事曲的形式,反映邵滨孙先生的崇高品格和悲欢交集的艺术人生。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
1、追梦:跌宕起伏的慢板、热烈欢快的小快板;2、惊梦:激越的散板、快板;3、圆梦:深情的广板。
《梨园梦》的音乐以“邵派”的“四四调”为主导音型加以发展而成,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我在作曲时力求旋律优美,可听性强,使音乐极具张力和个性,从而深刻反映邵滨孙先生的悲欢人生,充分展示沪剧音乐的清秀之美。
经过江苏省民族乐团全体演奏家的倾情演绎,国家一级指挥王爱康的精心处理及国家一级二胡演奏家召唤先生(为了演奏好《梨园梦》,召唤先生亲自驱车从南京赶来太仓与作曲的我共同商榷乐曲处理)的全心投入,使《梨园梦》的录音取得完美的效果。
当南京音乐天地网站把《梨园梦》的消息一发布,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乐团,纷纷表示要演出此曲。可见,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的影响力之广,作为作曲的我由衷倍感欣慰,激动不已!
古朴典雅 中正祥和
名家赞赏上海国乐研究会江南丝竹在扬州的演奏
何小栋
10月24日上午,在中国扬州第七届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的专家论坛上,由上海国乐研究会顾明祥(二胡)、金仲达(扬琴)、唐良鸿(琵琶)、乔中芳(笛箫)、孙文妍(古筝)等六位丝竹乐高手联袂演奏了江南丝竹乐《云庆》、《梵皇宫》、《行街》等三首乐曲。他们的精妙演奏获得了在场的古筝专家及古筝学者的赏识和欢迎,个别专业人士还因感动而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下面将我收集到的一部分古筝专家的观后留言作一个汇集,以供各位对江南丝竹音乐的了解: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陈安华教授说:听上海的江南丝竹乐感到很亲切,这种民乐的小型合奏形式在潮州、广东也有,是中国民族器乐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种之一,因此在普及与推广民族器乐演奏的工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上海国乐研究会老先生们的演奏水平很高,他们对各自乐器的性能、节奏控制、音色处理、情绪转折等方面都很到位,音乐的韵味也十分地道和浓郁。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焦金海教授说:江南丝竹是中华民族管弦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也是上海音乐文化底蕴中的一种魂,希望能发扬广大。在学习浙江筝艺流派的同时,要深入了解上海的江南丝竹乐音乐,这样才能完整地认识浙江筝艺流派的地域特色。
中国古筝网主编高雅女士说道:在这次交流会上孙文妍等老师演奏的《月儿高》是筝、笙、箫三件乐器的组合,产生了古代文人安逸、祥和的音乐氛围。孙文妍老师在讲座中带来的江南丝竹乐的合奏给人一种古朴、田园的意境和心境,这种音乐是给现代人浮躁之心的一种良好的抚慰。
卓越文化艺术工作室韩建勇说道:在现代商业化的舞台上已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了,这种古老优秀的音乐文化应该得到保护和发扬。关于江南丝竹乐曲目前有几首已得到传播,但更多的曲目不为人知,所以还有待挖掘。在古筝上可以作一些移植、这也是传播江南丝竹乐种的一条途径。
清雅筝乐团团长彭章桂说道:我从雨果的唱片中已听过上海国乐研究会的演奏风采了,这是个有历史积淀的丝竹乐队,这次能近距离听到这支乐队的声音,感到非常好听,并通过孙老师提供的古乐谱中得到了启示,受益匪浅。
池州学院古筝教师王鹤说道:现在的古筝音乐声音方面发散性的多,音乐性格比较张扬,听了后使人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而今天江南丝竹乐的演奏韵味浓郁,令人回味,因此我很欣赏,并认为应该让学生也能有机会听到这样的音乐。
扬州大学付明鉴教授说道:上海国乐研究会的演奏细腻丰富、融洽默契,在舞台上并没有大动作,但他们的音乐仍然十分和谐生动。
千古之谜终揭晓
原创音乐剧《楼兰》观后
赵文慧
楼兰,一个既美丽又神秘的国度。说她美丽,因为她是存在于沙漠深处罗布泊附近的一片绿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当时东西方的贸易中心。那里曾经水丰鱼肥,被称作“沙中庞贝”。说她神秘,因为她一夜消失,而今留给我们的只有戈壁沙漠中的断壁残垣和无数猜想与美丽传说。
由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亲自策划并担任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赵光教授担当音乐创作、上音音乐剧系青年教师马良执导的原创音乐剧《楼兰》,将楼兰古国消失的传说呈现给观众,使得千古之谜终揭晓。
故事讲述了楼兰公主阿奇斯和巧匠纳吉为拯救楼兰国不被匈奴侵略,智勇抗敌,最终英勇就义的凄美爱情故事。据导演马良说,对这个故事的想法已有多年,最近一年才完全成型,而今年4月底,上海文化广场呈现给观众的已是第8次修改,可见主创们的用心良苦。看完这部二幕音乐剧,我整体感觉故事情节合理,虽然第一幕稍有些拖沓,第二幕开场对公主怎样发现天池和想到打败匈奴的方法,交待得不是很清楚之外,全剧还是比较紧凑和充满戏剧性的。尤其是公主从天池回国,发现侍女是匈奴间谍,号召百姓开渠迁移,色诱匈奴王拖延时间,暗杀匈奴谋士,到最终牺牲自我,开闸放水淹没匈奴大军,情节可谓是环环相扣,使得观众的心也随着楼兰的命运而波澜起伏。
故事背景虽然发生在西域楼兰,但整部剧的音乐唱段基本以流行音乐为基础,西域音乐为点缀,主体采用现代音乐语汇,加入摇滚、R&B等时尚元素和“楼兰元素”,力图创造出“交响式流行”的效果。我曾在演出彩排时有幸采访音乐总监赵光老师,他认为,“发生在楼兰的故事,不一定要采用那里的音乐,因为千年前的楼兰音乐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我们为何不进行各种方式的尝试,去探索出真正符合中国人风格、音乐语言与时尚的中国音乐剧”。我在观看《楼兰》时,也觉得音乐活泼生动,很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此外,音乐与故事情节联系紧密,确是剧本与音乐相互磨合、共同创作完成的,避免了以往中国音乐剧“为了唱而唱”,脱离故事情节的弊端。剧中包含有多种演唱形式,不仅有独唱、合唱,还有二重唱、三重唱、多人重唱、对唱等,丰富了观众的视听效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幕“开渠”那场戏,舞台分上下3层,最上面是纳吉带领群众开渠,中间是公主带领百姓转移,最下面是匈奴王庆祝即将迎娶公主。音乐先分别呈现3个主题,最后将3个主题融合在一起,配上演员的表演和舞台的布景,今每一位观众为之震撼。据导演马良老师介绍,这一段最初赵光老师写了15分钟,但听得多方建议后,为了增强戏剧结构力,而缩减到7分钟,我们可以看到主创们的独具匠心和高度的团队协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整部音乐剧都使用了现场乐队配乐,虽然有时乐队音量过大,掩盖了演唱与对白,但不得不承认,现场配乐给予了观众最豪华的视听感受。这不仅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的专业优势,在中国原创音乐剧领域更是难得。还让我们欣慰的是,台上51位演员都还只是上音音乐剧系二到四年级的学生,相信大多数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并未感觉到他们的稚嫩,而且是被他们精湛的演技与唱功所折服。
赵光老师曾说,“愿意背着青涩而稚嫩的行囊,翻山越岭,用自己的语言,唱出心中的歌”。看完《楼兰》,我们有理由期待,他会带领我们翻越更高的山。
(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