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意 乐 韵——聆周成龙民乐作品
毕志光
1、 《云山如梦》(管子独奏)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我国的山水画讲究意态神韵。山有云霞的衬托就变幻无穷,气韵生动。五代大画家荆浩就擅画云中的山顶,四面峻厚,笔 墨横溢。 由竖琴、编钟伴奏的管子独奏曲《云山如梦》,那云雾苍茫、迷濛空幻的气氛是来自古诗画的启迪,还是直接取自烟霞云海的崇山峻岭?这清幽苍凉的乐声,是对悠悠历史的回眸,还是深沉博大的悲悯情思的显现?
2、《江雪》(二胡与中阮)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的《江雪》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人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整个宇宙弥漫着大雪,千山万壑寥无人迹,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就在那浩渺的江面上,有一个老渔翁,孤零零地坐在一叶扁舟上垂钓江中的白雪。这极端的静寂,绝对的沉默,反衬出渔翁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孤傲和清高,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傲骨。这渔翁就是柳宗元的化身,寄托着柳宗元最深层的思想情感。
二胡与中阮曲《江雪》是作曲家有感于柳宗元的《江雪》诗和宋人的《寒江独钓》图而创作的。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极致,就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也就是水墨山水。到了这个境界, 表现的只是一种精神,无须其他色彩,何况《江雪》本是一局雪景,更无须彩色。因而在乐曲中,也只用一把二胡,那是诗人高贵的灵魂在与天地对话,长歌当哭,诉说着满腔的悲愤;中阮则是山间的松涛,江上的朔风,与之呼应。音乐到最后,也就是一个“情” 字,音乐有多么美,就有多么深的情!至此, 精神与外物已化为一体了。
3、《空谷流泉》(小合奏)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空谷流泉》是由古琴、古琵琶、箜篌加打击乐器组成的古乐队,来表现山色空濛、清泉流泻的一首小合奏。作品在结构上突破了“起承转合”的传统程式,在旋法上也十分自由随心,由此把山谷中的云岚雾气,石滩上溜泻而过的泉水,以及风吹草动和偶尔传来的虫鸣鸟啼,表现得悠闲传神,犹如一幅古意 盎然的水墨山水画,把人引入空明纯净、淡泊悠远的境地。
4、《寒山秋声》(琴、筝、笙三重奏)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传千秋悲音,写万山寒色,唯一琴、一筝、一笙耳。
5、《山行》(小合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高峰入云,古木蔽日,溪出深虚,声回空谷,都在这悠悠管埙、嘤嘤笙弦中明灭隐现。
下四川,赴青海,上云南,进贵州,作曲家把亲历目见之壮美山川化作了七色音符。假唐代杜牧名诗篇《山行》命名,乃取寒山白云之逸韵与枫叶流丹之生气。但笳管悲凉,陶埙幽怨,清鼓寒柝惊心动魄,又有“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和“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联想。也许这正是音乐的多义性、包容性所致。优秀的作品总能激起人无限的遐思。
6、《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
夕阳西下,余晖熔金,浔阳江畔群山如凤;柔风偕春潮,顺曲曲银江送田禾清芬,柳疏霭淡,凌波一叶扁舟徐来。
羯鼓清越,玉箫典雅,箫鼓和鸣恰如江底水龙吟,又似仙姝霓裳广带舞太清。
潮涌江宽,山黛天清,一弯娥眉皓月斜挂树梢:絮云渡华轮,清辉照人寰。
鼓稠箫幽,渔歌扬抑。曲乘波来萦回在江面之上,歌随风去激荡于幽谷之间。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漫江美景看不足,放眼望,又是一处仙人乡。
夜阑人静,棹桨击水声更清;岸上芷草、汀间兰花,凝芳聚馥物静香愈浓。
兰舟行处细浪轻掠,揉皱水底沉影,引来鲤鱼翻藻声;星月交辉,渔火昏眠,夜露沁肌觉嫩寒,方闻橹声紧。
轻舟去矣,逝于烟雾朦胧山水间;万籁俱寂:唯余夹岸千年青青山,相伴江心万载悠悠月。
注: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由传统琵琶曲《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改编而来,原曲有“回风”、“却月(半圆的月亮)”、“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等乐段,此聆乐随想与之有关联。
好书在读,不亦乐乎!
李婴宁
读完音乐家毛宇宽、毛翔宇父子编写的三本新书《不亦乐乎集——乐苑雅趣逸史》。深感好书在读,不亦乐乎!难怪资中筠、宗璞、白桦、周广仁、郑小瑛、谭盾、赵晓生、朱小玫等各位大家会联袂推荐此书。
资中筠说这套书是把多姿多彩的音乐家呈献给读者:“熟悉其作品的人读来会倍感亲切,而一般读者也都可以从中得到知识和乐趣。”周广仁说:这套趣味性读物“有着高雅的文化气质,充满幽默、机智、才情和智慧,读来兴味盎然,爱不释手”。赵晓生说:此书“广征博引琳琅趣事,亦庄亦谐、多彩多姿;陶冶心灵、贴近大师;开卷难舍,义明理知”。郑小瑛说:“这些精彩的趣闻故事把人们一向视为音乐神灵的大师们从高高在上的神龛里引到了我们的身边,使我们能够就近一窥他们心灵的深处”。朱小玫说这书:“没有说教、没有八股、没有高深宏论,只有令人开怀的轻松幽默和引人入胜的乐苑佳话。莞尔一笑之余,更引发深思和感悟”。
毛宇宽先生是音乐学家、翻译家、俄罗斯音乐学者,在中央音乐学院任职约三十年,曾率先开设“西方弦乐艺术史”、“俄罗斯音乐选粹”等课程。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苏俄音乐条目撰稿人。二十年前他移居香港,参与创建香港民族音乐学会并出任常务理事:在继续音乐研究和著述的同时,也参与组织多次国际音乐学术会议。近年他出版了学术著作《俄罗斯音乐之父—柴可夫斯基》和《毛宇宽音乐文集》:《世纪安魂曲》、《人生随想曲》。六十余万字的《文集》学术内容丰富、文笔酣畅,几乎对古典和现代具有重要影响的西方作曲家及其作品都有独到的介绍和评论。
这次新出版的三本小书是毛老先生和儿子——钢琴家、美国茱莉亚学院音乐艺术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毛翔宇共同撰写的老少皆宜的通俗音乐读物,写的是西方乐苑各时代大音乐家正史之外的趣闻逸史、笔记传说、创作演出花絮、雅趣故事等等。这近千篇短小、隽永的妙趣小文,是毛老先生在音乐史论研究之余,历时三十余年,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别开生面搜集整理的著述。作者以幽默的情怀、清新的文笔,把我们带进了多彩的音乐历史长河,让那些音乐大师喜怒哀乐的艺术人生,生动地在我们面前点点滴滴展现。这恰好是严肃正史的谐趣补充,这样才更完整地呈现了那些我们喜爱的音乐家、艺术家完整、生动的人格相貌。大师们的性情、睿智、风趣、伤悲、甚至性格弱点都一一跃然纸上。作者同时配置了多年搜集、积累的几百幅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插图、漫画、速写、油画和照片,图文并茂、相映成趣地陪衬了那些西方乐坛名家巨匠和其他与音乐有不解之缘的世界文学艺术名家的轶事趣闻。
顺便提一句:阅读此书时千万不要忽略书页底部间隔出现的黄色底纹的“三言两语幽它一默”。这些短小文字常常使我忍俊不禁,两位毛先生选取的文字真真地表现了他们作为艺术家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正直、幽默、大气的为人品质。
我读此书更看重的是,这是音乐教育中一套非常好的补充读物。不仅对普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普及、鉴赏、艺术修养有益,对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琴童、学生也一定有益。学者写的创作演奏花絮绝不同于娱乐记者写的八卦传闻。因为他是以专业的眼光通过音乐大师们的逸闻趣事生动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环境,丰富了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使我们与面对的音乐教材、演奏技巧、乐理理论和历史史料拉近了距离;显现出活色生香的生命迹象。对于学生来说,就会使音乐的技巧训练和史论学习立时生动活泼有趣起来。专业学生或许从中也可以得到教师上课时讲不到的某些独特技巧要领。这对于年轻人、爱乐人、尤其是孩子们,毕竟是鲜活、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补充。
现代音乐教育应当包括三个方面:
专业音乐教育——培养专业作曲、指挥、演奏、声乐、理论研究、评论批评等等其他专业从业人员;
通识音乐教育——面向学校普及音乐知识、艺术赏析、开展校园音乐活动,和儿童少年爱好者的器乐、声乐培训等;
社会音乐教育——面向社会各界普及音乐知识、艺术赏析、开展群众业余音乐活动和非职业器乐、声乐演出和培训等。
音乐的教育职能与音乐本身同在。只有使音乐潜移默化地提高人、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价值观念,才能使音乐教育真正具有价值。正是在音乐的领略、选择、欣赏中,借助于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和想象性经验,影响和塑造着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成长。当今国际艺术教育的概念,恐怕更注重的是音乐的通识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这一点来说,生动活泼的音乐故事和名家逸闻趣事、创作演出花絮,恐怕更能引起普通人的普遍兴趣。生命的价值、艺术的意义、生活的含义……都能在音乐大家的艺术生涯中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和事件鲜明地呈现。
毛先生父子两代都献身于专业音乐教育,这套书也是他们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艺学习的经验结晶。相信在音乐的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能有更多的人从阅读此书中得到教益,从而打开音乐普及教育的共通性和交流价值。
在比利时喝酒记
杨 赛
坐海南航空晚上十一点的班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直飞布鲁塞尔,再坐火车去根特,一路辗转,到达时,已是比利时时间早上七点,天刚蒙蒙亮。我费劲地拎着两个行李箱走出圣彼得火车站,看到一男一女站在门口。小姑娘递给我一本杂志,封面上全是荷兰文,我看不懂,摇摇头。小姑娘见我不接,似乎在意料之中,并不介意,立马转身去张罗后面的乘客。小伙子递给我一个罐装啤酒,我心想,这一大早的,喝什么啤酒,摇摇头。没想到小伙子很执着,举着易拉罐不放,我只得接过来。
根特是比利时第三大城市,20多万人口,大部分人有私家车,出租车没有什么生意,都在火车站前面排队候着。热心的司机赶紧过来,帮我把行李搬到后备箱里。我在副驾上落座,将啤酒转送给他。没想到司机不要,问我,你是第一次来比利时吧?我说,是呀。他说,那你应该尝尝,比利时的啤酒很不错。我一路上没吃多少东西,有些饿了,打开行李箱取吃的又不方便,再说在出租车上吃东西也不太礼貌。我把易拉罐拉开,只喝一口,就感觉跟我以前在国内喝过的啤酒口味很不一样,清新滋润。我对司机说,太棒了,这真是我喝过的最好的啤酒。
啤酒是比利时的国饮。啤酒之于比利时,好比葡萄酒之于法国,Espresso之于意大利。比利时生产400多种啤酒,就算一天喝一种,一年也喝不过来。比利时啤酒消费量巨大,平均每人每天喝一瓶。尽管比利时啤酒被许多国际大品牌所淹没,但一点也不影响比利时的自信。
很快,我就结识了在国外的第一个酒友,在根特大学任教的李漫博士。李兄是江苏盐城人。据他讲,到盐城,饭菜可以不吃饱,酒却不能不喝好,酒不喝好不厚道。上桌先喝酒,有时饭菜还没有上来,桌子底下已经醉翻了好几个。
李兄夫妇古道热肠,把盐城人的待客之道也带到了国外。他经常请我们这些飘零在外的中国学子上他家打牙祭。我们心领神会,也不想去考虑要挑什么礼物,每人怀里揣着一瓶酒就进了门。嫂夫人很能干,花一天时间张罗一桌像模像样的下酒菜。异国他乡,一桌人,一桌酒,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几杯下来,缅腆的李兄从墙角捡起那把破吉他,弹了起来,边弹边唱。李兄曾经是清华、北大校园里的一道风景,一头长发,一席风衣,一把吉他,多少女生,倾倒在才情之下。
情绪慢慢看涨,坐在我身边默做淑女状的邱博士,居然端起杯子向我敬酒。她是台北姑娘,曾在英国念过硕士,嫁给一位湖南籍的小伙子。我跟她还没混熟,她一口一声杨老师,叫得我很不自在。这下,小姑娘摊上事了。我故作认真地说,不明不白地酒我可不敢喝呀,敢问子伦博士,你这是敬的什么酒?她说,我们台湾人最尊敬长者了,你比我大,我向你敬酒,请多关照。我说,台湾姑娘就是讲礼貌,有古风,我们中国人向来以长者为尊,请问,你有没有向桌上的其他年长者敬过酒呀?她听我说得在理,转身找人碰杯。一桌人差不多都比她年长,一轮下来,她已经喝了好几杯,正准备落座,我又说,我们中国人做客,以女主人为尊,嫂子烧菜这么辛苦,你怎么也得代我们敬嫂子一杯吧。她又追到厨房去敬嫂子,回来时,步子明显有些踉跄。
我一只手扶着她,另一只手举起酒杯说,十年前,我有一个校花师姐从长沙嫁到台中,我是证婚人,当时我感觉那喜酒挺苦的。十年后,你从台北嫁回长沙,又跟我们在一起,这酒怎么喝都是甜的。来,我来敬你一杯回门酒,我喝完,你随意。她一仰脖子,干了,还跟我约定,下个月她老公从英国过来,我们再喝一次,不醉不归。我们从中午喝到天黑,一桌人基本上都醉了,怎么回来的,我都不知道。
喝啤酒,晒太阳,是比利时随处可见的风景。凡是太阳照得到的地方,都有酒吧。下午工作累了,就把办公室的人叫出来,到根特的河边,边晒太阳边喝酒边聊学问和各式见闻。
夜间的根特酒吧更迷人。李漫博士的办公室贴有一张根特酒吧分布图。小小的根特城,竟然有几百个酒吧。与我同住Stalhof留学生楼的梅博士,在根特大学农学院念了硕士和博士,对啤酒有些研究。我们几个好朋友经常饭后去Stalhof后面船上的酒吧间喝酒,她负责点酒,并向我们讲比利时啤酒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比利时人,一个德国人,一个荷兰人和一个美国人相约去酒吧,扬言要喝世界上最好的啤酒。落座以后,美国人点了美国啤酒之王Budweiser,然后得意洋洋地看着大家。德国人和荷兰人毫不在意,各自点了Heineken和Flensburger。最后轮到比利时人,他郑重其事地对服务员说:“先生,请给我来一杯可乐。”德国人、荷兰人和美国人一听急了,质问道:“我们不是要来喝世界上最好的啤酒吗,你为什么点可乐呢?”比利时人慢条斯理地说:“难道你们那也叫啤酒吗?既然你们都不喝啤酒,那我也不喝好啦!”
男生一般喜欢点修道院啤酒。修道院啤酒是比利时最独特最古老的啤酒,它味道强烈,度数高,并且很苦。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7家酿酒厂能冠上修道院啤酒的大名,其中有6家来自比利时。这些啤酒都是在修道院内由僧侣们酿造,卖酒的收入只能作为生活补贴而不能盈利。最负盛名的是Westvleterenl2,这种酒限量酿制,限量发售,销售额度以车计,每辆车最多只能买一箱。即使国家总统想喝,也要早早去修道院排队。此酒虽稀,并不贵,酿造者说,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人分享。女生一般喜欢点Kriek,它由樱桃和啤酒一起发酵而制,口感酸甜,颜色鲜艳。除了樱桃外,木莓、草莓、桃子,甚至菜根也被加入啤酒中。
比利时的每一款啤酒都有特定的酒杯,酒杯艺术也如啤酒一样让人沉醉和遐想。每个酒吧都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杯子。有一种Kwak啤酒,窄口长颈,造型独特,每喝一口,杯子都要发出Kwak的响声。我第一次去酒吧,就点了这种酒。服务生把酒端上来,脱了我一只鞋子,放到篮子里,挂到房梁上。等喝完酒,还了酒杯,再换回鞋子,据说是怕人把杯子顺手带走。我想不会有人真的带走酒杯,但这个噱头对初次光临的顾客却很有吸引力。有次招待两位日本来的学者,我们就点了一杯Kwak啤酒,四个人轮着喝,一边喝酒一边唱《北国之春》,我们唱中文版,他们唱日文版。作为回敬,日本朋友居然还给我们唱了一首《虞美人》。把酒祝东风,那感觉,真的很不错。
青歌赛中学成语
田 炜
青歌赛第一赛期设有一个文化和音乐知识考核环节。这个环节是本届青歌赛的一大亮点。它的知识含量之广之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也许是长期从事文案的缘故,我对其中的成语部分尤其关注。
大赛开始时有一道测试题,问“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什么意思?“乐”字怎么读?先说读法。按一般读法,“乐”有两个读音,一是音乐的“乐”(yue),一是快乐的“乐”(le)。字典上都这么说,我也深信不疑。不料综合素质评委说,你们都读错了,应该读成“yao”(药)。全场愕然。带着疑惑,我查阅了《汉语成语词典》中“乐山乐水”条目,果然注音是“yao shan yao shui”,比喻各人的所好不同。语出《论语•雍也》,特别注明:乐不能念成le。真是开了眼界了。
另一道题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问这句诗的作者是谁?答案有三个选项,正确的应该是李白。我因为近日正读《李白诗选》,知道这句诗出于李白的《行路难》。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供职,由于他醉酒无羁的行为,轻蔑权贵的个性,遭到权臣的忌恨和谗毁,只得“请辞”离开。但他内心十分痛苦,不甘心未来的幻想已经扑灭,于是有了这两句诗。由这两诗演化而成的成语是“长风破浪”,表示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百密终有一疏。综合素质评委也有犯错的时候。譬如“一鸣惊人”。测试题是:这个成语与什么人有关?评委的答案是“楚庄王”,错了。查《史记•滑稽列传》,司马迁讲的是关于齐威王的故事:齐威王因沉缅酒色,长夜淫乐,致使“百官荒乱,诸侯开侵”,国家危在旦夕。一个叫淳于髠的人对齐威王说:国中有鸟,三年不飞不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王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君臣都用隐语对话。齐威王的意思是,你不要看我现在无所作为,将来一定会干出一番惊人的大事。后来的发展印证了齐威王的话。
青歌赛不仅是一台多姿多彩的音乐盛宴,也是一次文化知识的大普及。只要认真投入,稍动脑筋,一定会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