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讯-年份
上海音讯期刊

第4期-第7版

2013/1/29 15:14:50

伏尔塔瓦河的吟唱--记布拉格斯美塔那博物馆
刘志康

  在布拉格的日子里,我不止一次走过建于1357年的查理大桥:在细雨蒙蒙中细数桥上那一尊尊雕像;在我国中秋节那个夜晚眺望桥上当头的明月;但始终没有找到我想象中“金色布拉格”的那种感觉,直到我们要离开的那天早上。
  那天,阳光特别好。我们又一次来到了查理大桥,并登上了桥头的火药塔。极目四望,天是这样蓝,云是那样白,还有那远远近近的一片红色的屋顶,和宛如森林般高高低低的尖塔,别提有多美了!这才是布拉格的感觉!而最美的就是查理大桥下气势非凡的伏尔塔瓦河,河水波光粼粼,河面海鸥盘旋,还有十几座大桥飞架其上。捷克人常说,伏尔塔瓦河是捷克民族的摇篮,滚滚波涛就是布拉格的心跳。说实话,我之所以向往伏尔塔瓦河,并不是从地理课上学来的,而是从捷克音乐之父、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作品--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知晓的。套曲包括六首,第二首的标题就是《伏尔塔瓦河》。 它举世闻名,每年在斯美塔那的忌日,也就是5月12日那天揭幕的 “布拉格之春”音乐节,都以它为开幕曲。
  此刻,从塔上望下去,就在大桥东端靠老城区那头的桥堍,可以看到一栋精致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据说当年曾是自来水厂,也是斯美塔那曾经的居住地,他在这里创作了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现在就成了斯美塔那博物馆。
  博物馆贴邻是一家咖啡馆,沿河边摆放着桌椅。博物馆门前的小广场上有一尊斯美塔那的座像,脸上带着严肃,甚至有几分凄苦。
  博物馆是一栋三层小楼,只有一扇小小的门,几乎掩没在咖啡桌的后面,极不起眼。进门是售票处,实际上就是个小小的门厅,兼出售唱片、书刊等关于斯美塔那的纪念品。展厅在楼上,进门左侧为管理员的办公桌,桌上放着各种文字的说明书可供借阅,没有中文的,只好取了本英文的。管理员特别说明,里面不能拍照。展厅一目了然,不大,布置极简单。整个展厅分为绿厅、蓝厅、粉红厅三个部分,中间并无隔断。第一部分绿厅主要是一些展板,除了挂在墙上的斯美塔那和妻子的画像外,中心有四根柱子,就像一座亭子一般,柱子上安着可以转动、双面都可观看的展板,展示斯美塔那生平的一些图片、手稿、信件等资料。中间是蓝厅,蓝色的地毯上放着一架钢琴,屋顶上挂着一张蓝色的篷,篷上画着大大小小的星星;一侧如水波状放着一排软凳,就像个小小的演奏厅。一个小伙坐在那里,双手托着脸颊,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正在播放的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软凳的背后是一间小小的长条形侧室,陈列着一些实物和照片。实物有他戴过的眼镜和饰物、当时乐队的制服和民众送给他的礼物等。最有特色的是最靠里的粉红厅,仿佛演奏席一般,中间错落有致地散放着一些造型不同的谱架,有的似一把小提琴;有的似男女二人相依相偎;每个谱架上放着一部斯美塔那作品的总谱,另有关于这部作品的背景说明;若是歌剧作品,还附有舞美设计图等等。奥妙在于旁边有一个略高一些的指挥台,当你登上指挥台,拿起谱架上的指挥棒,指向演奏席的某一个谱架,扬声器里就会流出这部作品的音乐,音响效果相当好。正好有个母亲带着一个男孩来参观,管理员是个中年妇女,热心地帮助他发现了这个秘密,小男孩大感神奇,像模像样地指挥起来,脸上充满了惊喜。我想,如果有朝一日他走上音乐之路的话,肯定不会忘记今日的一幕。
  参观者不多,自始至终保持着只有三、五个人。那个小伙子已经走了,那个小男孩也走了,来了对老年夫妇。外面阳光很好,我独自坐在那排软凳上。音乐又在播放 《伏尔塔瓦河》。此时此刻,此情此境,更有一番扣人心弦的力量。不知为何,透过窗户,我仿佛看见查理大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位衰弱的老人,他是那么孤独,又是那么深情地注视着蜿蜒奔腾的河水……
  斯美塔那1832年诞生于一个酿酒商的家庭,天赋异禀,8岁就开始作曲。他出生的年代,捷克还在奥地利的专制统治下,官方语言是德语,所以德语成了他的母语,到三十几岁才开始学习捷克语。青年时,由于父亲的反对,他去布拉格学音乐时经济拮据,常常饿着肚子上床睡觉;甚至整整三天,只喝一点咖啡,吃一小块面包。中年时,漂泊异国;两年里,四个女儿夭折了三个,随后妻子也丧生他乡。但生活的沉重打击,不能阻滞他对音乐的巨大热情,也不能消解他强烈的爱国情结。终其一生,除了创作大量洋溢着捷克民族气息的音乐作品外,他还积极参加民族复兴革命,开办布拉格音乐学校,参与筹建民族剧院,组织创办“艺术家协会”等,当之无愧地成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然而,他不像格里格那么幸运地早早就拿到了国家的年俸;他一生都不曾摆脱经济和环境的压迫。例如,继《被出卖的新嫁娘》演出100场,和《我的祖国》的完整首演之后,1883年,就在他去世前一年,又迎来了民族剧院在火灾后再次落成的庆典。这个庆典对他来说是那么重要,因为庆典上将再次演出他为此创作,并为此而雪藏了近10年的歌剧《里布舍》,但他并没有因此被奉为上宾。他在给剧院管理者申请入场券的信中说:“……入场券我是无力支付的……我可以坐在剧院的任何一个角落里,一个不打扰任何人的地方,随便哪一个--请原谅!--柱子旁,好吗?”那是何等的无奈,何等的谦卑,读来令人心酸。
  复杂的社会环境、论敌不断的攻讦和凌辱,艰难的生活重压,无情地摧残了他的健康。从50岁开始,他就跟贝多芬一样饱受耳聋之苦,他感觉“一只耳朵里响着与另一只耳朵完全不同的高八度的杂音”,好像就“站在一个强大的瀑布下面”,整日轰鸣;对于一个作曲家而言,还有什么是更痛苦的折磨呢?更悲哀的是,仅仅3个月之后,他的双耳就完全聋了。
  “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可是他不能舍弃对这条河、这座桥深深的爱,和它们给他的灵感。这“一念之差”,促成了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此后的10年,尽管贫病交迫,斯美塔那仍以无比的英勇气概说,“我一定会拿出我全部的勇气和男子汉的劲头,避免陷入绝望和以暴力的方式结束我的痛苦”.他的传世之作《我的祖国》、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还有三部喜歌剧都写成于那段时间。有时他一天甚至只能写上四小节,而《我的生活》最后乐章中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尖音,据说就是他耳疾缠身时的真实感觉。可是祸不单行,最后,他又跟舒曼一样,耳疾导致他发了疯而不能自制。无奈,他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三周以后,在躁狂以后的极度衰弱中,他走完了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
  在他下葬的那一天,从教堂到公墓成千上万的市民夹道列队。当晚,在他参与创建的民族剧院,演出了他最杰出、最欢快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然而,斯人已经远去……
  命运的巨轮曾无情地碾碎了不知多少无名的天才,斯美塔那是其中一个幸存者。他证明了,艺术只有扎根人民之中,方能有无穷的生命力,才能使它成为冲破阴霾的阳光。
  结束参观时,已近中午。恰好有一位中年教师,带着一队学生前来参观,狭小的门口顿时排起了长队。他们都是双肩背着书包,一点也不喧哗。走出门外,强烈的阳光刺得我一时睁不开眼。斯美塔那雕像周围的咖啡座依然坐满了人,斯美塔那就在他们中间,不知为何,我似乎感到,他的目光带着些许温情,他的心中燃烧着炽烈的爱注视着他们。原先总腹诽这里的咖啡馆对博物馆侵蚀太多,此刻,我心中顿时有种释然的感觉:这样不是也很好么,斯美塔那能在这里永远倾听伏尔塔瓦河的吟唱,永远生活在热爱他的人民中间!那是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也许,这才是真正的金色布拉格的感觉。
  

 

不断追求古筝艺术--记古筝教授何宝泉
闻  知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古筝教授何宝泉,把一生献给了我国的民乐事业,几十年不懈地探索古筝艺术的奥秘,硕果累累,众口交赞。即使他退休后,仍然以老当益壮的热情,继续在古筝园地坚韧地进取,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情怀。为了表彰和弘扬他的这种精神和业绩,近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特颁给他“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
  何宝泉有着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涯。他1939年生于天津,呱呱落地哭声便很大,似乎向世人宣告他的到来。因他祖父原是清朝一个官吏,故家中殷实。但祖父一去世,家道很快中落,到何宝泉时家中已生活清贫。恰好邻居中有一位盲人音乐家,他擅奏山东擂琴和古筝,幼小的何宝泉深受山东民间音乐的熏陶,这位盲人音乐家还成了何宝泉学古筝的启蒙老师。何宝泉在天津第18中,读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紧接他就考进了尚在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民乐家曹东扶学习河南筝艺。此时他还随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广东客家筝艺高人罗九香学习;为了培养何宝泉,学院又派他到沈阳音乐学院向曹正和赵玉斋两位名师学习古筝演奏。最终他以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沈阳音乐学院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继而回到天津音乐学院任教。
  何宝泉认为自己要在古筝艺术上有继承、有发展、有创作,必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除了他曾向上述一些名家学习外,他还奔赴河南郑州,向王肖吾学习河南筝曲的独特演奏风格;又曾去内蒙学习蒙族筝的演奏,记录了内蒙民间音乐家扎木苏回忆的十首筝曲谱,回到天津即整理出版了《扎木苏筝曲集》;在上海音乐学院,他学习了王巽之教授的浙江筝艺的曲目和指法,并为上音古筝师生举行了流派的讲座和演奏,出众的才华受到好评。1977年他被调入上音民乐系,与从事古筝教学和演奏的夫人孙文妍双双勤奋耕耘于古筝的园地。1995年上音评定他为教授,成为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10月退休后,上音至今继续聘他指导硕士生。
  何宝泉在古筝的演奏、教学、乐器改革、传统乐曲的整理、理论总结、乐谱与音像的出版、教程的编写、大型专业活动的组织、古筝音乐的创意等方面都建立了不凡的业绩,形成了他独特的古筝艺术特色,被筝界人士誉为“古筝宗师”.年轻时,他的演奏热情率真,富有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活力;中年后他的演奏渐添儒雅、端庄之大气,技艺越发炉火纯青,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他的演奏是从博采名家之长,吸收民间音乐丰富技艺开始的,进入天津和上海的音乐学院工作后,他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专业训练。这种中外、古今、民间与专业的学习交融,使何宝泉的筝艺,既有鲜明真实的地方风味,又有别于民间筝艺家质朴纯情的乡土气,在音色、音质与乐思的把控上更显严谨精致,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多年来何宝泉边教学,边从事演奏。除在中国大陆演出外,他多次在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担任古筝独奏,担任中国民族器乐大赛的评委和大师班教学,他和孙文妍两次在新加坡举办的“伉俪古筝演奏会”至今为当地听众津津乐道。从1992年至1999年,他在本市和香港、日本、新加坡或单独、或与孙文妍、或与他人共灌录了10种筝艺影碟。从1985年至2005年他在海内外出版了10种筝艺曲集、古筝教程、潮州筝曲集、少年儿童古筝教程、古筝考级曲集等。他还拟定了许多有关介绍、研究筝艺的文章。在上音前副院长丁善德支持下,他1980年成功改革的蝶式筝,于次年荣获了民族乐器改革的第一个全国最高奖项--文化部颁发的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他应日本古筝名家山口幸子设计新筝的要求,为日本同行成功制作了名为“高山”和“流水”的两台新筝。1989年他为古筝五重奏的需要,改良制作了十三弦低音筝 .2000年左右,他设计和制作了可以高低调节、升降自如的便携式筝架,同年他又投身于琴弦的研究与试制,并建立了琴弦厂,生产宝泉品牌的琴弦。在古筝义甲的制作方面,他采用了8毫米厚度的赛璐璐为材质,制成可挂钩在真指甲上的义甲。为做此义甲,他特 制作了一副专用工具。他以过人的智慧和业务能力协助建立了4个制作古筝的车间和工厂。
  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何宝泉为我国和世界培养了一批古筝专业的骨干队伍,桃李满园,学生遍及海内外,其中有些已成著名的演奏家和教育家。他在古筝教学上成绩斐然,一生治学严谨,记录学生上课的教学笔记有七八十本之多。在长期不断追求古筝艺术的过程中,他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点、二角、三发力、触弦质地定音色、按弦放松跟旋律”的技术理论,并把这个理论贯彻于课堂教学、舞台演出等实际应用之中。
  他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上音与孙文妍创立的“上海筝乐团”、“东方古筝研究会”、上海及香港的古筝考级、“东方杯全国青少年古筝比赛”及其获奖者音乐会等活动都获可喜的成绩。而今年过古稀的何宝泉,虽然疾病缠身,但他对古筝艺术的追求仍未停步!
  

 

环球乐览
严 焕

  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马勒系列推出蓝光DVD
  首套以蓝光DVD形式制作的马勒交响曲全集,日前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自主唱片品牌“RCO Live”发行。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诠释马勒作品向为乐迷称道。为纪念马勒诞辰150周年、逝世100周年,该团再次排演马勒全部交响曲,并将每场演出实况以高清格式摄录。比之以往出版的马勒交响曲影像资料,这套近期完成的蓝光DVD运用最新科技使音效和画质得到很大的提升,营造出让人仿佛置身现场的感觉。
  乐团除在总监杨松斯的率领下演奏第二、三、八交响曲外,还邀请到布列兹、马泽尔、菲舍尔、加蒂、哈丁等老中青指挥名家轮番执棒。曾长期担任该团音乐总监的元老海汀克于2011年5月指挥的《第九交响曲》,格外引人瞩目。此外,现任大都会歌剧院首席指挥的法比奥·路易西指挥了《大地之歌》,另一位马勒专家英巴尔则指挥了后人续完的《第十交响曲》从而使该系列成了名副其实的“全集”.
  青年指挥成美国乐坛新宠
  2012-2013乐季,费城管弦乐团迎来了第八任音乐总监、37岁的雅尼克·塞冈任职。可见管理层和乐手们对他的信任和厚望。近年美国各大乐团启用40岁左右的“年轻统帅”似乎已成主流。
  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杜达梅尔接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总监时还不满30岁,他稳坐此“宝座”,以个人魅力格外吸引年轻族群和拉美裔人群,为乐团争取到更多新观众。
  当纽约爱乐乐团在2007年宣布由艾伦·吉尔伯特于2009-2010乐季接替马泽尔成为该团总监时,公众的第一反应是“吉尔伯特是谁”?三个演出季过去,他同样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乐团也因彼此间融洽的合作而与之续约至2016-2017乐季。
  多位不过40岁的指挥新锐也在美各自大展宏图。如印第安纳波里斯管弦乐团的帅印由刚过而立之年的波兰人乌尔邦斯基执掌;38岁的法国指挥家莫罗入主西雅图交响乐团;站在孟菲斯管弦乐团指挥台的则是华裔指挥陈美安。
  巴托莉“考古”新成果
  很多乐迷早已不把次女高音巴托莉仅仅看成是一位歌唱家,她游走于音乐世界中,有时更像位音乐学家,甚至考古学家。正是透过她不断的发掘,才让那些长久来遭受冷落的剧目重见天日。不久前,已有三年未推出新录音的巴托莉,为乐迷带来了一份“考古”新成果。在这张名为《使者》的唱片中,她为大家介绍了身处巴洛克时期中叶,如今已被全然忽视的意大利作曲家阿戈斯蒂诺·斯蒂法尼(Agostino Steffani,1654-1728)的作品。
  斯蒂法尼因出众的音乐天赋而在宫廷乐团平步青云,即便后来出任驻外使节,在尽心从事外交工作之余,仍挤出时间创作。他的这些作品普遍拥有优美迷人的旋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亨德尔的创作,也预示了莫扎特歌剧咏叹调的风格。在巴托莉看来,斯蒂法尼是个身负诸多任务的人物,将毕生时间献给了罗马教会。因此她循着当年斯蒂法尼在欧洲出任外交官的足迹,演唱了多首他各时期的代表作,向这位作曲家致敬,其中很多作品从未留有录音。
  里兹国际钢琴比赛揭晓
  伴随着与哈雷管弦乐团成功合作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24岁的意大利青年钢琴家费德里科·柯里(Federico Colli)成了里兹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心目中众望所归的新一届冠军得主。在里兹市政厅,他从91岁高龄的大赛创办人范妮·沃特曼女爵士手中接过奖状和一万八千英镑的奖金。此前,柯里还赢得2011年薩尔茨堡莫扎特国际比赛。近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未来大师”系列中亮相的瑞士青年钢琴家路易·舒兹格博(Louis Schwizgebel,其母为华裔)获得亚军,目前他仍在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同样深造于茱莉亚的中国选手孙嘉言成为季军得主,他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张晋教授,六年前赴美深造,在今年5月举行的都柏林国际钢琴比赛中,他同样发挥出色,一举获得三个奖项。
  

 

观奥塞博物馆绘画展
沈  舟

  提起法国19世纪的绘画艺术,广大观众深有感佩,这些作品深深打动了世界人民的心灵。这些法兰西现实主义力作自问世以来,就以精美的技艺色彩、深刻的人文情怀,一直感染着法国国内外的无数观众。
  米勒、库尔贝、柯罗等法国绘画大师的杰作,一直留存在亿万人们的记忆里。《拾穗人》、《牧羊女》、《鳟鱼》、《傍晚的看牛人》等巨作,如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引起了一代代观众的强烈共鸣。150年来,这些油画作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成为了绘画艺术宝库的典范。
  法兰西是世界上的美术王国,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绘画上的天才,涌现了不少世界级的美术名作,影响着欧洲与世界美术发展的进程。他们中的众多艺术家,有的穷困潦倒、食不果腹;有的怀才不遇,失意怆然。但他们的艺术作品却令万众仰视,永垂青史。米勒的代表作《拾穗人》描写了在收割后的田野里,三个农妇弯腰拾穗、勤奋劳作的情景,人物刻划自然朴实,状态毫无矫揉造作,给人安详温馨的美感。《牧羊女》是米勒刻划人物的又一杰作。画中的牧羊女大部分别具一格地被阴影遮盖,她的动作不大,旁边依偎着她的是羊群与牧羊犬。画家把牧羊女与动物的边缘处理得虚虚实实,使画面充满了神密感。法国是天主教的国家,人们普遍信仰此教,米勒也不例外。他将自己的画作在自然的描绘上,增添了宗教的感受,让人们觉得这种气氛存在于画中是那么的真实可信。
  库尔贝的《鳟鱼》是幅静物画,画中已死去的鱼躺在桌板上毫无声息,张大着嘴,仿佛死前挣扎过。画面明暗互衬、错落有致。作品用笔生动洒脱,构图不拘一格,富有动感,成为了库尔贝绘画中寓含深意的名作。
  柯罗出身于18世纪末,年龄大于米勒和库尔贝,与他们同属于现实主义流派的画家。柯罗的画色彩流畅清新、没有霸气和火气,宁静地描绘田野景色,如同展现人间的伊甸园。他的作品风格,不同于米勒、库尔贝,而是注重诗意境界的表达,给人丰富的联想和隽永的感受。
  这次法国奥塞博物馆近百幅19世纪名画来沪展出,是中法文化交流的大事,值得大大祝贺。笔者作为职业美术工作者,多次前往中华艺术宫观摩聆赏,大开眼界,颇为震撼,获益不浅。于是我建议沪上的人们,切不可坐失“送上门”的良机,去看一看这些价值连城的名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