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讯-年份
上海音讯期刊

第4期-第8版

2013/1/29 15:10:52

尚真  尚情  尚美
--《她是这样一个人--写真周小燕》读后感
忻  甫

  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内刊第183期《爱乐者》第4版,选载了新华社高级记者赵兰英所著的《她是这样一个人--写真周小燕》一书中的《海之恋》一章,读来深感精彩。赵兰英把张骏祥和周小燕在出国访问途中孕育的爱情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意。于是设法找来此书,要以一斑进而来窥全豹。
  一捧起此书,便放不下了。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随着赵兰英流畅、质朴、淡雅的笔触,而满怀兴趣地走入了周小燕先生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人生世界。我像一个孜孜以求的觅宝人,走进了周小燕先生这座满含宝藏的巍巍大山。
  闻听周先生的大名,我如雷贯耳,知道她是德艺双馨的声乐大师,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在声乐教育方面开辟了独特的坦途,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育经验,然而周先生究竟是怎么一个人,她点点滴滴的生活,她桩桩件件的成就,她作为声乐大师和普通的人有怎样的思想面貌,我和许多音乐爱好者并不清楚,了解得不深、不细、不透。现在有了赵兰英这本对周先生的“写真”集,可以遂愿了。
  读了全书,依我的陋见,感到赵兰英在写此书时,有三个特点,或者有三方面的追求,这就是尚真、尚情、尚美。
  写人物传记,最可贵的是真实,切忌主要事件的虚构和失实。对写周小燕先生的尚真,这一点赵兰英把握得非常严格和准确。赵兰英是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她深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为人物立传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数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她采访过巴金、贺绿汀、刘海粟、陈伯吹、赵家璧、柯灵、张乐平、沈柔坚、马承源、袁雪芬、王元化、谢晋、白杨等多名艺术学科的大家;出版了《一个记者笔下的文化人》、《文化咏叹》、《感觉巴金》、《与巴金零距离》、《访问上海文化名人》等近10本专著。她为艺术大师立传,以事实为根据,以真实为准绳,深得大师们的信任,深得读者们的信赖。写周小燕先生的传记,她仍遵循作为记者的职业道德,从大量了解、掌握周先生的多方面艺术生涯和普通人生入手,谋篇布局,综合归纳,把最能反映周先生的精神风貌、艺术成就、教育特色、性格习惯等事实集中而鲜明地表现出来,从而结构出全书都有一个“她”的十章。这是一个多侧面的“她”,是一个立体化的“她”,是一个折射出五光十色的钻石般的“她”.
  任何人都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即使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师也不例外。赵兰英在此书中真实地写出了周先生从一个天真无瑕的假小子逐渐成长,以至成为声乐大师的全过程,揭示了周先生在成长过程中除自身努力外,还接受到其他多种教育和影响。赵兰英完全摒弃了那种把人物神化的虚假做法,完全摒弃了那种把人物神秘化的肆意拔高的写作手段。
  为周先生立传,不可避免地要写到她的教学方法及其成就。赵兰英多次采访了周先生及她的众多硕果累累的学生,一再直接观察周先生上课,并向行家请教。她以一个声乐“外行”,竟在书中科学地概括地总结了周先生众多的形象教学法,诸如“盖房打基础”、“引桥和穿针引线”、“放风筝与抛绳子”、“大黄球”、“烧卖和顶缸”、“书画与云彩”等。周先生看了书稿后高兴地说:“都说声乐教学很难总结,不好概括,没有想到你这个非专业人员写出了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而且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很好。”
  赵兰英为周先生“写真”的另一个特点是尚情。她在书中倾注了对周先生的感情,因为她首先被周先生的非凡成就和真情实感感动了,所以她有激情书写周先生。更重要的是赵兰英在书中深入细致地表现了周先生那种对祖国、对事业、对家庭、对学生,乃至对那些给过她帮助人的热爱和关注,在这些其中周先生所显示出来的发自内心的炽烈而细腻的感情,读来感人肺腑,读来感到周先生的情感世界是如此丰富,如此崇高,如此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这方面的事实太多,相信读者自会在此书中找到答案。
  记者在写新闻特写和报告文学时,不喜采用华丽辞藻来遣文造句,一般总是用朴素的语言把事实说清楚,当然有时也会使用一些色彩性强的句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增加一种朴素美。赵兰英数十年来锤炼出了娴熟的写作本领,把周小燕先生的艺术生涯以一种流畅、质朴的笔触娓娓道来,从无形容词堆砌和无痛呻吟的稚拙的描述。事实最有力量,最有说服力;朴素是一种隽永深长、令人回味的美;真情特别打动人,特别能引起人的共鸣。赵兰英在写周先生的这本书里,都做到了。而这也是我热切地向读者们竭力推荐读一读这本书的理由。
  

 

钱君匋写校歌的联想
丁言昭

  我的母亲--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以前叫比德小学。不久前庆贺此校成立100周年,请我们这些校友去表演节目,演唱校歌。当我拿到歌纸,一看词曲均是钱君匋先生所为,唱词属半白话文:“时光有限学问永无尽期,逆水行舟进难退容易……莫负先贤,毋背良师,兄弟子妹共勉之。”
  钱先生是书画大家,他何以为我的母校写校歌?于是我做了一番追根溯源的探索。1906年钱先生生于桐乡,原名玉堂,君匋是他的字,别署豫堂。17岁他考入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学图画和音乐,21岁毕业后,到浙江艺术专门学校任图画老师。业余时他写了一首歌寄给《新女性》,一投就中。接着他进入开明书店,担任音乐美术编辑,做了不少介绍音乐的工作,1928年他出版了《小学校音乐集》、《中国名歌选》等。以后他把主要业务投到美术的艺术世界里。
  经过我的查找,发现钱先生曾在比德小学任过教,为学校作校歌也就顺理成章了。钱先生是位全面的艺术家,他博学多才,在书画、篆刻、诗文、音乐、收藏、鉴赏、书籍装帧等方面样样在行,无所不精。他与我家熟识,曾为我父亲丁景唐、我及我姐姐都治过印。他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曾任过北京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与音乐界许多人士结为朋友,如他与著名指挥家曹鹏就有过交往,曾送给曹鹏先生书法作品。
  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我偶然看到20年代出版的儿童歌剧《天鹅》的单行本,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赵景深先生写的唱词,邱文藻作曲;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当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一看封面是钱先生设计的,便立刻到他家去拜访。
  我跑到他家二楼,哇,好多的人,有的是来要画的,有的是来要字的,有的是来约稿的……钱先生见我进屋,说:“小丁,我先和你说吧。”我们谈到《天鹅》的封面和作曲邱先生。当时我还问:“那时为什么让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歌剧?”他说:“因为当时只有他们能够印五线谱。”
  这天,钱君匋先生送了我一本珍贵的旧版《恋歌三十七首》的歌曲集,并在扉页上写了几个字:言昭小姐正之,钱君匋91岁鉴。
  钱先生在此歌曲集的序言中写道:“这37首抒情歌曲,产生于20年代中期,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说它好到什么程度,也不见得,总是音乐的萌芽吧,也是我国音乐长河中的几朵浪花,似乎可以作为雪泥鸿爪把它保留下来,作为我国音乐发展中的一份并不显眼的资料。”钱先生对我如此厚爱,把“已经很难找到”的此歌曲集馈赠给我,令我异常感激和感动。我虽不从事音乐工作,但我一直仔细地珍藏着他的馈赠。钱先生已经作古,每次见到此书,见到他为我刻的印章,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他慈祥的笑容,似乎听到他又在亲切地叫我“小丁”……
  

 

同唱《木兰辞》
杨   赛

  旅游巴士在德法的山水间穿梭,一路上都是笑语和欢歌。车上有大陆人,有香港人,有台湾人,有中国籍的,也有比利时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共60人。四天的行程,一半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大家约定,车外是异国风情,车内也不能沉闷,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什么身份,都要为大家表演节目助兴。
  在车里,除了1个婴儿,梁爽年龄最小,不到11岁。小姑娘在比利时长大,在学校里用的是法文和荷兰文,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却让她说中国话,背中国诗。她表演的节目,就是背诵整首《木兰辞》,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听她背完《木兰辞》,我有些激动,立即站起来响应。我说,我儿子杨昊轩今年7岁,在国内上幼儿园大班,他能唱《木兰辞》。我知道,孩子学不好中文,是很多旅比华侨的心病。其实,背古诗就是学中文的好办法。中国古代的小朋友上学堂,都要背《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我在念文学博士的时候,导师就曾要求我和同学们每天背一首古诗。像《木兰辞》这样的古诗,都是中文的精华,朗朗上口,意蕴丰富,不仅要能背,还要能吟诵,最好能唱出来。诗意太浓,不唱不行。在国内,我几乎每天都要带着杨昊轩一边散步,一边唱古诗。在今年的根特学人学者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叫李其争的小朋友,跟杨昊轩一样大,朗诵了一首《送元二使安西》。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很多人都能背。我在上海音乐学院讲授中国音乐文学课程,知道这首诗配有古琴谱叫《阳关三叠》,也很有名,传唱很广。我请来3位中国学者一起为李其争伴唱,还请来根特大学音乐学院的Dirk副教授用巴洛克提琴来伴奏。观众们看了,觉得很新奇,反响很不错。五四时期,著名艺术家白宗魏曾经为《木兰辞》谱曲,广为传唱。这首歌旋律朴实优美,很好地塑造了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的形象,曾经激起过无数中国人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当时我在车上说:“我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唱过这首《木兰辞》,下面我就唱给大家听听。”车上的人纷纷鼓掌欢迎。
  我刚唱完,坐在车子后排的李天慈马上站起来说,这首歌我也会唱。她是一名心理学家,已经73岁了,是车里最资深的华侨。她走到车子前面,从我手中接过话筒,给大家唱了一遍《木兰辞》,旋律跟我唱的差不多。我感到有些奇怪,问她:“李老师,你怎么也会唱《木兰辞》?”她说:“我爸爸教我的。爸爸是一名外科医生,领着我们全家到过新疆、广州和海南。10岁那年,大陆解放,我们一家人去了台湾。20多岁,我到欧洲留学,然后长期定居在比利时。小时候,爸爸经常教我们唱歌。在台湾,他唱得最多的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天一亮,他就跑过来,掀开我们的被窝,唱‘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从小被他的歌声一路鞭策,努力求学,不断进取,现在两个在美国,一个在法国,一个在比利时。爸爸很老的时候,我去护理他,唱歌给他听’暖和的太阳他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幼年时候的秋香。金姐,有爸爸爱,银姐,有妈妈爱。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我问,爸爸,这叫什么歌呀,是你教我的。爸爸说,我教过你这首歌吗?他已经记不起来了。”听了李天慈的这番话,车上的人唏嘘不已。我说,李老师,你唱的歌叫《可怜的秋香》,是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先生1927年创作的作品。
  德法山水游回来后不久,我们收到邀请,去参加比利时华人阳光合唱团成立3周年的庆典。李天慈还特地带上了她的小外孙。在这次庆典音乐会上,我和李天慈教授合作演唱了《木兰辞》。
  

 

校歌溯源
笙  龄

  本文所言“校歌”为大学的校歌,主要在本校传唱。校歌流传的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校歌自有存在的价值。
  大专院校校歌的创作和传唱主要是弘扬校园文化、体现校园精神。故有一说:一首校歌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形象。七十多年前的1938年6月,当时政府的教育部门为学校校歌的事情专发了“训令”,称:“……自编校歌,以代表各该校之特点,而于新生入学之始,则教之歌咏,以启发爱护之心,影响至为重大。”并要求“各学校应将所编校歌,呈送本部,以备查核。”解放后,国家教育部门对校歌文化也很重视。1999年就有上海大中小学开展“千校校歌大会唱”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求实、创新”的传统,有力地推动了各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校歌众多,取舍为难,先从我较为熟悉的妻子母校的校歌说起吧。
  1879年,圣约翰大学在上海沪西创建。这是成立最早、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后,该校曾一度迁至公共租界的南京东路的慈淑大楼。我妻子就在这大楼里读了约大。约大的校歌是首英文歌《Light and Trath》(光辉与真理)。一直到解放后,学校虽然不存在了,但约大校友聚会时,两鬓苍苍的老人们首先总是满怀深情地唱起这首校歌,亲切而恳挚,我每次陪伴妻子与会,在旁聆听,也为之动容。
  南京金陵大学的前身是1888年的汇文书院,它比约大小9岁,也是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该校的校歌歌词由胡小石创作。校歌全文如下:“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把学校与山川形胜有机地汇结起来。
  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是清廷大臣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它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官办大学。从南洋公学到国立交大,直到现在的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台湾交大……是中国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大学之一。它的校歌文化应该是很丰富的,抱憾的是我的见闻有限,没有搜集到。现在只看到抗战时期西安交大创作的一首校歌:“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1897年,在我的家乡杭州诞生了浙江大学。它的前身是求是书院,1902年称浙江大学堂,1928年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浙大的校歌是马一浮作的词:“士不自多 ,海纳江湖。惟学无际,际于天地……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李叔同的艺术活动是多方面的,而在音乐方面因所作乐歌文辞秀美,曲词结合妥切,在青年中流传极广。1902年的六朝古都南京的三江师范学堂,是今天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大学的校歌则由李叔同谱曲。歌词为江溓所作:“大哉一诚天下动,为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道无穷兮,如日方暾。”
  始建于1911年的北京清华大学,是一所既具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又有浓郁西方科学色彩的著名高等学府。1923年前后它诞生了校歌,词作者为长髯飘拂的江鸾翔(巩庵)老师。这首校歌比较长,分三大段,高歌“行健不息须自强”,“学问笃实生光辉”,以至“赫赫我校名无穷”.
  周恩来总理母校天津南开大学的校歌歌词为:“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此歌是该校校长、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请音乐教员孙润生审定的,但不知作者是谁。校歌诞生时此校还称为南开学堂。
  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流迁在云南昆明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汇聚了众多教授、学者和专家,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们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的校风,成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教学科研与民主运动影响最为显著的高等学府。抗战胜利后,该校于1946年7月31日宣告结束。西南联大的校歌充满了时代气息,且听:“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檄移栽桢于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调寄《满江红》,为联大中文系罗庸教授所作,张常清作曲。
  上海复旦大学的校歌歌词,据陈四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如是我闻”,是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刘大白所作,歌词中有“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首校歌的歌名叫《日月光华旦复旦》。
  爱国侨领陈嘉庚于1921年创建的厦门大学,是迄今为止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所华侨大学。该校的校歌歌词为“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与欤钥必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充满了不息自强的学府精神。
  再往南,是位于广州的著名的中山大学。它的前身是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广州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改名为中山大学。曾在这所大学任教的有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著名学者。它的校歌由首任校长邹鲁(1885-1954)作词:“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中山手创,遗泽余芳。情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学以致用,不息自强,发扬光大,贯彻主张。振兴中华,永志勿忘。”邹鲁1932年任中大校长,这歌大约是这期间作的吧!他是广东人,曾经留学日本,在旧政府历任高官,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
  1917年赴美考察回国后提倡职业教育的黄炎培,为自己创办的中华职校亲自作词:“努力努力,自己的努力过自己的生活;要做,不单是要说。”写得有特点,又通俗。黄炎培在建国后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上海医科大学的校歌也是黄炎培作的词:“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痛苦。”
  本文结束时,特介绍一首从大学里传唱出来,虽不是校歌,却胜于校歌的歌曲。
  位于辽宁沈阳的东北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将军继诸先贤之后任该校校长。1935年“一二·九”学生抗日爱国运动中,搬迁于北平的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的音乐教师阎绍璩参加了这次斗争。下一年,他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作《五月的鲜花》为词,作了一首歌曲。歌词为:“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埋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争不惜……”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在各地传唱。解放后,1993年东北大学在东北工学院的基础上正式复校。张学良担任名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