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讯-年份
上海音讯期刊

第3期-第7版

2012/12/26 14:57:57

陈小奇与《涛声依旧》
刘希涛

  我问一个小孩:“你认识陈小奇吗?”他摇摇头说:“不认识。”我再问他:“你知道《涛声依旧》这首歌吗?”小孩明亮的眼睛放出异彩,马上说:“知道,都会唱。”说着,说着,他就唱了起来。
  我最早听到《涛声依旧》这首歌,是在1993年的春节联欢会上,歌手毛宁,一个帅气的沈阳小伙,演唱了这首让他一炮走红的歌。
  是的,小孩可以不知道陈小奇,不认识陈小奇,但他记住了《涛声依旧》这首歌。而我,凭着《涛声依旧》这婉约动人的歌词和荡气回肠的旋律,走近陈小奇,去体味岭南文化的深刻内涵。
  1954年4月生于广东普宁的陈小奇,是我国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他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台音乐总监,同年底创办了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现任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省音协副主席、广东作家书画院副院长等职,曾获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及中国最杰出音乐人等奖项。
  1983年开始歌曲创作的陈小奇,天道酬勤,收获颇丰。不到30年,已有近2000多首作品问世。其作品以典雅、空灵、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风格独步大陆乐坛。代表作除那首《涛声依旧》外,还有《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跨越巅峰》、《又见彩虹》、《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及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其中《跨越巅峰》及《又见彩虹》被评为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会歌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会歌。《矫健大中华》则被选定为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尤其是那首《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风靡海内外,且久唱不衰,成为大陆流行歌曲的经典作品;有一年还进入了神圣的高考试卷,成了当时上海夏日歌坛的一桩新鲜事。
  《涛声依旧》是一首通俗歌曲,上高考试卷可是头一遭。出题者是为了测试考生的文学水平,但反过来也可看出,这首巧妙运用唐诗写成的歌曲,具备了古典诗歌的魅力。那荡气回肠的歌词吟唱起来,令人总会联想起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由于此歌取之于这一首著名唐诗描景状物所体现的情景,《涛声依旧》在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上,魅力长存。
  陈小奇除自己勤奋创作外,作为音乐制作人及音乐总监,他先后推出李春波、甘苹、陈明、张萌萌、林萍、伊扬、光头李进、廖百威、陈少华、山鹰组合、容中尔甲、宋雪莱等著名歌手,各领风骚,享誉乐坛。
  陈小奇在音乐创作上硕果累累,缘于他的坚持不懈。上世纪80年代初,他写过一篇叫《我选择白日做梦》的文章。他说:“虽然坚持未必会有结果,但坚持始终是必要的,行行出状元,坚持下去你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
  小奇告诉我们,他曾在一个小镇上看见补鞋匠担着一个木箱,上写“补鞋专家”.补鞋都能成为专家,干其他事情也可成为专家,关键在于坚持!小时候小奇对音乐没兴趣,所以读大学选的专业是文学而不是音乐!但到毕业时,阴差阳错,他被分到了中国唱片公司(原去《花城出版社》当编辑的,突然这个单位没有了)。之所以决定去唱片公司,是因为那儿有房子分……从此开始了他的音乐之路。
  小奇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的题材也是量多面广,既有对人间真情的热烈讴歌,也有对山川景物、历史人物的诗意抒发,更有对城市名片的倾力打造……一首好歌可以唱红一个城市,如上世纪80年代,歌手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令地处荒僻的太阳岛名扬四方;张暴默演唱的《鼓浪屿之波》让厦门鼓浪屿的美景深入人心;沈小岑演唱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让人们知道了海南三亚;上世纪90年代歌手韩晓因一曲《我想去桂林》,让桂林成为无数国人心目中神驰意往的城市……
  我家乡的一位朋友,寄来一首陈小奇为江苏泰州倾力打造的旅游歌曲《故乡最吉祥》:  梅花红似火/仿佛往日的女儿妆/竹影摇呀摇/拂过了几度板桥霜?/一别多少年/青砖黛瓦翘首望/水乡数百里/又见遍地菜花黄……
  听了这首饱含乡情的《故乡最吉祥》歌曲,仿佛让人回想起梅兰芳扮演的女儿妆,柳敬亭风中说评书,遍地菜花黄和故里的银杏树,稻河和麻石巷……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音乐,每个地方的音乐都有自己的气质和风格,所以没必要贪大求洋,关键在于要创作出属于这座城市和这里的居民所喜闻乐听的音乐。
  陈小奇,曾用时尚包装推广客家山歌。陈小奇认为:“方言是一种很美的东西,如果客家歌曲不用方言演唱,就没有那种传神的韵味。当然对不懂客家话的人来说,要感受到它的美会有一定困难,其实很多少数民族用自己母语演唱的歌曲,我们虽然听不懂,但仍可感受其美感。”2010年由陈小奇担任总制作,总导演并包揽了全剧传统山歌和词曲创作的一台大型民族风情歌舞《客家印象》,集现代性、国际性、民族性、艺术性于一体,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好评,演出至今巳达数百场,并获第8届中国金唱片奖特别创作奖!
  陈小奇还指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有两种角度:一种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传统文化本身,让它变得像古董,具有极高收藏价值;另一个角度则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时尚包装,让它适合青少年的审美取向,比如现在推行客家流行音乐,就是把客家山歌和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使其变得既时尚又动感。”
  纵观陈小奇创作的歌曲,并非单纯的表现城市和乡村、大哥和小妹,更多的是表现人与传统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说他的歌词,是很有力度的那种,让你感觉温馨、亲切和迷人,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小奇词曲俱佳,还写得一手好字。今春,我将新出的歌诗集《康定老街》寄去请他不吝赐教,小奇收读后馈赠“涛声依旧”的条幅;这幅字,奔放酣畅,挥洒淋漓,给人以万千气象;又重势尚情,刚柔相济,给人以不尽涛声……谢谢小奇,送了我一幅精采的书法作品!
  

 

值得一书的“精英乐队”
周希文

  “文革”中,上海京剧院下设《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三个剧组。
  其中《海港》剧组有过一支由众多优秀演奏家组成的“精英乐队”.这支乐队的精湛技艺为剧组演出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回想昔日这支“精英乐队”的成员,现在或是赫赫有名的教授和一、二级演奏家,或在海外发展。当年他们可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音乐才俊。很有必要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精英乐队”中的小提琴有郑石生、俞丽拿、丁芷诺、沈榕、王小春、熊融里、倪文震;中提琴有沈西蒂、李雅芬、余成凤;大提琴有秦庆余、陈备、朱纪明;低音提琴有吴慰多;长笛有谭密子和赵文海;双簧管有俞效良;单簧管有洪竟立;大管有周希文;小号有徐瑞础、摩翔云和黎天旭;圆号有韩铣光和张顺康;钢琴兼改良笙为林恩蓓;低音鼓兼木琴为陈海根,另有二胡罗怀哲;京胡查长生和马锦良;排鼓为李朝贵;小锣为李才宝;月琴为顾詠湘和兼三弦的朱本杰。指挥是王永吉。作曲是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上海音乐学院那时的一些出色毕业生也先后被分配到这个“精英乐队”工作,充实了演奏力量。
  这支“精英乐队”由于演出“样板戏”《海港》的需要,而抽调上海音乐界及上海音乐学院的佼佼者组成,有着很高的演奏水准。1970年《海港》剧组被调北京,拍摄同名电影,“精英乐队”一遍就完成了拍片的前期录音任务。以后返沪,这支乐队又帮助《龙江颂》剧组完成了京剧小戏《审椅子》的录音。次年在北京,“精英乐队”与中央乐团进行交流,在王永吉的指挥下,乐队成功演奏了《海港》中的全部配乐,许多演奏者还都是背谱演奏。中央乐团的同行观赏后,一致肯定了“精英乐队”出类拔萃的演奏技艺。指挥大师李德伦始终全神贯注地欣赏了整场演出,并对乐队纯熟自如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烈赞许。
  这支“精英乐队”在完成《海港》剧组演出任务后,还组成过一支演出队,在全国巡回演出。节目中有郑石生拉《苗岭的早晨》、《云雀》;俞丽拿除拉《梁祝》协奏曲外,还与丁芷诺、沈榕、沈西蒂、秦庆余、林恩蓓等演出谭密子改编的《海港》五重奏。其他尚有木管四重奏演出《火车向着韶山跑》、《我是公社小社员》;木管六重奏演出《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选曲。此外小乐队合奏、小号和圆号独奏等都深受各地听众的好评。
  当这支演出队到广西军区演出时,精彩的演出受到军区领导和战士们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军区司令员韦国清观看了演出后,还亲切地接见了乐队的全体成员,表扬了上海的演奏家热情下基层为战士演出服务的精神。
  有一年,中央音乐学院一批富有才华的青年教师,在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的带领下,来到上海学习《海港》五重奏。同时她还谦虚地学习京剧唱腔及学唱《海港》中女主角方海珍的唱段。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黎信昌也来沪随《海港》中扮演老码头工人马洪亮的演员学唱。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及中央音乐学院十多位声乐和器乐的专家同时前来向“精英乐队”学习请教。可见这支乐队当年影响之大、影响之广。
  “文革”后,这支“精英乐队”根据文艺体制改革和实际需要而被解散,来自上音的郑石生、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韩铣光等回校任教,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为国家作出了很多贡献。李雅芬、吴慰多、俞效良、糜翔云等到上海交响乐团工作,成为一、二级演奏家。谭密子、秦庆余、林恩蓓、倪文震、陈备、朱纪明等后来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工作和教学。“精英乐队”的成员又在新的岗位上展现了才华。
  笔者与朱本杰曾是这支“精英乐队”的队长,回忆这段往事,我们感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支乐队为中华民族现代戏剧发展,为我国现代京剧改革做过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书写一笔。
  

 

旅美杂记
丁言仪

  我伫立在纽约林肯中心的喷水池旁,厚厚的羽绒服仍挡不住春寒料峭的劲风。可我的心是暖洋洋的,因为我能在美国见到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同事乐懿淳。她原是上海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员,后进入上海民族乐团成为我的同事,现在我们将因听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会而重逢了。票是在美的同学浦琦璋搞来的,请同学及好友观看的,我俩也在被邀之列,真要感谢老浦的一番心意!
  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上海电子琴热潮的人,一定非常熟悉浦琦璋的名字。老浦早于三十年前就手脚并用地把电子琴介绍给了上海观众。她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除会钢琴、多种民族乐器和电子琴外,还是作曲配器高手。在读时,她参与过二胡、古筝、扬琴三重奏《老贫农话家史》、《红井水》等的作曲,名家闵惠芬演奏的二胡曲中的扬琴伴奏有多首是她编配的。当年名扬一时的上海乐团女声弹唱组演唱的曲目,多数也由她作曲或配器。现在美国她又回归到所学钢琴专业,教的学生遍及纽约和周边地区,成了受学生爱戴的钢琴老师!
  再回到林肯中心的喷水池旁,先到的是同学徐蕊丽,依稀使我如见她当年是上音附中钢琴高材生的风貌。前年她返回上海,我邀她为同学童璇莉教的徐汇区老干部大学声乐班的同学弹即兴伴奏。声乐班长徐喆立马站到钢琴旁高歌一曲,紧接着张金兰、丁言文、丁言昭、徐立、叶文雅等老学生都一个个地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要求徐老师为她们弹伴奏。这可是她们毕生第一次享受到由专业钢琴老师为之伴奏的快乐,足足过了一把瘾!现在,徐蕊丽也在纽约教钢琴,可见她走到哪都离不开心爱的钢琴!
  急急赶来的乐懿淳,还是那么年轻干练。为了与我重逢,她特地请假半天。她现是电脑专业人员,虽然离开原来的专业,但对音乐的热爱,丝毫未因繁忙的工作而减退,而且她常常带女儿听音乐会,让女儿也热爱古典音乐。
  进入享誉世界的林肯中心音乐厅,就座的大多是老年人或学生,可能是日场的缘故吧!听众安静地翻看节目单,等待演出开始。我和乐懿淳则小声而兴奋地交流着别后的各自情况。那天演奏的有柏辽兹与德彪西的曲目,以及莫扎特的小提琴第三协奏曲,还有一部当代作曲家首演的作品。我们尽情享受纽约爱乐乐团弦乐的透明质感,管乐的穿透力,指挥与乐队的融和力等等。当首演作品演奏结束后,作曲家上台与听众见面。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从场内的互动来看,作曲家的首演作品很成功。
  音乐会结束后,我们几个去看林肯中心的歌剧院,只见售票处不少老年人在排队购票,我们虽然进不了内场,但在此拍照留念的机会不能错过。中心的芭蕾舞剧场在音乐厅对面,因此要在成品字形的三个剧场前拍照,只须转两个90度即可。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在音乐厅与歌剧院之间的斜后方。徐蕊丽告诉我,音乐学院旁有音乐书店,出售书谱繁多。
  出了林肯中心,同学和好友为赴美探亲的我及我的先生接风。席间他们大谈如何在刘晶如的组织下,购买精彩演出的低价团体票和站票。刘晶如是钢琴演奏家刘诗昆的胞妹,三、四十年前,她是上海合唱团女低音声部的演员兼报幕。为了报幕时说好“扬琴伴奏丁言仪”七个字,她不知练了多少遍,这种敬业精神至今仍留在我脑海里。在此我向她补道一声:“辛苦了!刘晶如!”
  同席的还有浦琦璋的夫君郭景强,他赴美后从未间断过向各界介绍中国的民族音乐,并教授二胡,还兼任民族乐队的指挥。可惜我错过了他5月6日指挥的演出,只能一览节目单想象演出的盛况。节目中有《姑苏情》、《黄土情》、《掛红灯》等,压轴的是《汩罗江幻想曲》。我在节目单中意外地发现了同学徐煜源的大名,原来他也在郭景强指挥的乐队里。
  在美时,同学周泰森花了一整天,陪同我及我的先生,游览了由1890年形成的老唐人街,去了清朝期间建立的“中华公所”.在公所内,我惊喜地发现了一张扬琴与月琴合奏者的照片,他们拖着辫子,身穿长袍,说明摄于晚清民国初期。其扬琴的外形与我刚考入上音附中,随著名广东音乐家陈俊英学习时用的扬琴几乎一样。更为意外的是,这扬琴与我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乐器馆内所看到的扬琴外形也如同一辙,只是琴面及琴盖上有西洋画,这是我此次赴美未曾始料的收获!周泰森当下在美是钢琴调音师,他的良好听觉及负责态度,受到曾裔萱、刘美炎、谢蕊、毛巽言等同学和好友的好评。他们经常邀请周泰森出席学生的演奏会,还不时小酌一番,在异国他乡仍保持了同学和好友的如此情谊,真是难能可贵!
  美国中南部的休斯敦因姚明而为广大中国人熟知,离爵士乐起源地--新奥尔良约7小时车程。前几年我曾和同学蔡璐相约,一起去新奥尔良听爵士乐,只可惜未能联络上她,这次也因种种原因没能去成,而是到了风景优美的水中城市圣安东尼奥。该城的六街是出名的酒吧一条街,差不多每家酒吧都有爵士乐演出。于是我们挑选了一家位于地下室的有名酒吧,进内欣赏爵士乐。进门处有一位服务生站着售票收钱,每张票5美元。进门后每人点一杯饮料或酒即可消磨一整晚。酒吧布置简朴,就是木椅和方桌,颇有中国江南农村风格,左侧是一长条吧台,这就是典型的美国风了。来的有情侣,也有姑娘们,大多数是单身汉或来结识朋友,或来消磨时光。演奏员仅两位,各为键盘手和打击乐手,以及兼任主唱和吉他手。他们唱的风格除爵士外,也有摇滚或乡村音乐,还有RAP.演出间键盘手或打击乐手会SOLO,一段炫技后,听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身处其中,我觉得很放松,很随意。既可沉静在哀伤的黑人灵歌中,也可兴奋地大声呼应合唱,乃至手舞足蹈。这儿真是平民百姓进行社交与欣赏爵士乐兼具的好地方。
  休斯敦是个以航天、能源及药业三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城市,但却拥有一座美国南部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我及我的先生在“忘年交”的朋友--美丽的吕琼小姐陪同下,参观了这座宏大而现代的博物馆。我们为馆藏的精美艺术品而赞叹,同时为吕小姐曾邀请著名古筝演奏家王昌元来博物馆,为中国馆的开馆演出而高兴,因为我是双方的牵线搭桥者。
  在王昌元纽约的古筝工作室里,我见到了她赴休斯敦参加该市艺术博物馆和中国馆开馆仪式的多种照片。她的先生俞筱林还忙不迭地搬出了大大小小的照像册,里面尽是王昌元的演出、讲学、指挥、当评委的影像,其中一张照片上汇集了40架古筝于舞台上,甚为壮观。从中我感受到了她为传播有几千年历史的古筝文化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王昌元在纽约有两个工作室,并成立了古筝乐团,她本人既任独奏、领奏,又担当作曲、指挥、艺术总监,充分发挥着她的才华。
  王昌元的父亲王巽之教授,是上音民乐系古筝专业的奠基者,浙派筝的创始人。他改革设计的S型21弦尼龙钢丝弦筝更是成为了中国现代古筝的乐器形象代表。可惜他在那不堪回首的年代被迫害致死。但他的女儿王昌元不仅继承了浙派筝之精髓,而且有所创新、发展。其中以她于上音创作的独奏曲《战台风》为杰出代表,广为流传而经久不衰。她创作的女声与乐队《琵琶行》是我个人所爱,委婉动听的旋律,过去由昆曲表演艺术家蔡瑶铣演释,更是锦上添花,令人不能忘怀。今年是上海民族乐团建团60周年,乐团将邀请王昌元为嘉宾,届时我将在沪再次目睹她的精彩演出,一饱耳福!
  赴美前,家姐丁言文再三叮嘱:到纽约一定要去看百老汇歌舞,这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为此,一到纽约便先咨询同学和好友,徐蕊丽特意告知了各剧场地址及上演的剧目。剧目有《狮子王》、《妈妈咪呀》、《西贡小姐》、《猫》、《剧院魅影》等一批优秀音乐剧。于是女婿励思宇早早在网上为我和先生购买了日场票《妈妈咪呀》,还在带我们夜游曼哈顿时,特意先去看了剧场。
  纽约最长的大道--百老汇大道,处于商业及金融中心的曼哈顿区的42街到55街角,集中了许多中、小型剧场,因上演美国经典歌舞及音乐剧而声名大噪,成为美国一种独特的文化。上演《妈妈咪呀》的剧场属中等规模的古典式建筑。由于是日场,听众也以老年人和学生为主,楼上楼下基本满座。虽然我对《妈妈咪呀》的剧情大致了解,遗憾的是听不懂不断引起全场哄笑的对白。剧中母女俩的扮演者演唱得非常好,其中一段由母亲一角演唱的咏叹调,直听得我邻座的一位美国中年妇女不时擦眼泪。散场出来,不少人在《妈妈咪呀》的广告前留影,我也在此列。
  费城距被称为花园之都的新泽西约两小时车程,我们去访问这座城市,不仅是因为在这儿诞生了美国的第一部宪法,而且我还想去闻名世界的费城管弦乐团一游。早在1974年,费城管弦乐团就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作为第一个美国的文化代表团来华访演,我作为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扬琴伴奏者,有幸参加了当年欢迎他们来沪的专场演出。闵惠芬回忆说,那场演出可说是集中了其时中国音乐界的精英,有刘德海的琵琶独奏《十面埋伏》、胡天泉的笙独奏《草原巡逻兵》。而当消瘦的钢琴家刘诗昆出现在舞台上时,更是引起了阵阵轰动,因为这是刘诗昆在“文革”中经牢狱之灾后的首次登台。那天他演奏的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当他弹到强有力的8度齐奏时,竟有琴弦被弹断。闵惠芬演奏的是《红河水》和《喜送公粮》,当最后一音落下,即引起满场掌声。我们还返场加演了由闵惠芬改编的《红旗渠水绕太行》,这也是此曲的首演。演出结束,指挥大师李德伦传达了费城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及指挥家奥曼迪的评论:“美丽的闵惠芬是位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在此后的酒会上,闵惠芬不时被一群群费城管弦乐团的演奏家们包围,他们都提着二胡来向她请教如何掌控。这次可在美国探访费城管弦乐团,怎不令人激动和充满期待……
  在大女婿刘圣维的带领下, 我们终于找到了费城管弦乐团的所在地,只听得内厅不断飘出音乐声,显然乐团正在排练。由于没有预约,不能进内参观,我们只能遗憾地在乐团大门前留影聊作纪念。
  此次美国之行,欣赏了交响乐、音乐剧及爵士乐,更高兴的是见到了仍在为事业、为生活而奋力追求的同学们和好友们。我遥祝他们心想事成、合家幸福!也期待与他们在上海、在美国再度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