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青少年打击乐团
曹 鹏
7月27日,我在贺绿汀音乐厅欣赏了一场青少年打击乐团的音乐会,很是高兴。该团总负责人邹 文灏的夫人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的辅导老师,她很早就约我能出席这场演出。音乐会确实精彩,为此我写了些感受。
我完全理解培育业余乐团的艰难性,这要付出巨大的劳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指挥专业乐团还难。正因如此,我感到邹文灏领衔的此团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业余乐团提高与否,关键是负责业务的一把手。据小团员的家长告诉我,邹文灏为此团在辅导、管理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安排节目紧凑有序,调动了小团员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所以他们秩序井然地搬动乐器,调整舞台。看!孩子们在飞速地搬运管钟、吊钹、大鼓、邦戈鼓、马林巴、颤音琴等等。有些打击乐器形大体重,孩子们照样搬来搬去,脸上沁出辛苦的汗珠,显示了团队精神和自力自强的作风。这正是邹文灏以身作则和勤奋引导的结果,也是节目单之外重要的人生教育课。
令我特别兴奋的是,孩子们的表演是那么生气勃勃,那么丰富多彩,那么天真可爱。在演出节目间,插入的独奏、重奏、朗诵等,也都由不同的小团员担当,这样,全团39位孩子都有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经过日常富有成效的辅导和教育后,小团员们无论是演出,还是担负舞台工作,都已走上正规。所以那晚看到邹文灏并未紧张地守在后台,而是气度悠然地坐在观众席里欣赏和察看孩子们的表演。我们平时常讲: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这是对专业人士而言,而对业余的,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娇字当头的情况下,要达到一定程度的专业水平,是相当不易的,而邹文灏的青少年打击乐团不仅有较好演出水准,而且有团队精神,这就值得宣扬。我们平时还说“三分前场,七分后场”.专业乐团有强大的后勤服务班子,而业余乐团却是真正的“个体户”,是真正的“包产到户”.我六年前自费成立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个中甘苦我深有体味。我边看此团的精彩演出,边想到邹文灏和孩子们在台下、台后所付的艰辛劳动,想到邹文灏带领这个乐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教育。我长期来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排练演出,充分享受到他们赋予我的青春朝气。故而孩子们的点滴进步、丝毫成果,都使我得到最大的安慰、最大的享受。当然也包括邹文灏领衔的这个青少年打击乐团里的孩子们。
为了此团的提高和发展,除邹文灏全身心地扑进去外,他的夫人李老师也为此团辛苦地进行创作、编配,可以说他们全家投入,合力付出。其实,我在大中学校及社会上开展交响乐普及和提高的排演活动时,也是全家动员,同时上阵。我由此非常理解和领悟邹文灏在办此团时的困难、苦恼,还有乐趣和信念。业余乐团总是“流水的兵”,怎有“铁打的营盘”?这就给业余乐团的提高发展,乃至凝聚力的锻造,带来了许多先天不足的难度,这就需要团的负责人投入更多的精力,焕发出更大的智慧,表现出更强的组织能力。是啊,不用说把不断轮换的“流水的兵”打造成能登台演出的整齐队伍,有多难!就是租借排练场地、购置和搬运乐器、准备乐谱等事务性工作,往往就使人忙不胜忙、苦不堪言。
我成立的城市交响乐团,同样遇到经费和诸多事务的瓶颈,我的大女儿为此贴进了许多钱,而且是演一场亏一场。近几年幸得各界热情支持,才能较为顺利地运作。我们只求对社会、对青年、对孩子们做些有利文化素养提高的事,做些公益性的善举。
邹文灏领衔的青少年打击乐团也把家长们动员起来了。当日许多小团员的家长穿着一色的衣装,忙着接待,忙着分发节目单。要感谢家长们的支持,同时也可想到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放到此团学习、锻炼和提高是放心的,是对此团总负责人邹文灏支持的。我想孩子们能在这样颇具水平的乐团中得到锻炼,家长们是幸福的。我个人要感谢有位家长,为了接送在松江带领学生集训的我,到贺绿汀音乐厅观听孩子们表演,特地不辞辛劳驾车往返。也要感谢浦东新区上钢街道免费提供排练场地,协助借用贵重的邦戈鼓等打击乐器。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情势下,能有如此无私的赞助,理应发扬光大。
听完音乐会回到家里,我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眼前又依稀出现孩子们当日的表演,他们衣着整洁朴素,重技艺,不重外表,显示了当今学生演出团队的可贵作风,值得提倡。联想到有的学生演出团队上场穿了大皮靴,甚至燕尾服,但演奏时没有音准、没有节奏,好似“一团乱麻”.我当评委时只能给以零分,还会写上“此老师误人子弟”.边想边看家长给我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1000元。我顿感惶恐和不安,我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出场费”,绝对是要退还的,我无力支援这个德艺尚好的青少年打击乐团,已深感歉意。待上音开学后,我会送交邹文灏夫人李老师。我热切希望此团能继续下去,不断进步,其实这也是社会所期望的。
规矩与不羁--纪念钢琴家古尔达逝世12周年
顾忠伟
今年是奥地利钢琴家古尔达逝世12周年,古尔达是我喜爱的一位钢琴家。他的名字,总是和施纳贝尔、布伦德尔等人一起,被归在德奥风格演奏家一类。这个外貌温文得像个事务所会计的老头,特立独行,讨厌高高在上的大师作派,不屑理会别人的看法。头戴瓜皮小帽,大框墨镜,他另类的玩世不恭标志性形象,将鲜艳的T恤和夺目的彩面腕表带到斯坦威钢琴旁,搅乱了由黑和金黄这一高贵色系主宰的古典音乐舞台。他讨厌因袭,总能在音乐里注入大量个性化元素。他是一个课堂上不守规矩、爱刁难的坏孩子,每每总提出惊人的深沉严肃的问题。
听古尔达弹琴很享受,尤其是听他在古钢琴上弹巴赫。
古钢琴是巴赫甚至更早年代的一种靠金属片拨奏的键盘乐器,音色有点像吉他,能像小提琴那样揉弦来控制音色,但发音轻细,后经加装了一种能放大音量又不失真的扬声器,才使它能正常表演。其独特的音质,最适合演奏巴赫。演奏过巴赫《十二平均律》的钢琴家名单,可以有长长一串:古尔德、席夫、图雷克……然而听古尔达在古钢琴上演奏巴赫《十二平均律》,可谓“六宫粉黛无颜色”.
那双毛茸茸的大手舞动在狭小的木格键盘间,像在编织一道精美的花边,清晰的旋律线生动流畅,古尔达细腻的触键使琴音含蓄而富有变化,尤其是揉键产生的音色,尖脆,晃荡,带着金属质感,十分奇妙。遗憾的是,本人收藏的好几个《十二平均律》版本中,唯独无此古钢琴版。他用古钢琴演奏自己创作的《致RICO》,在前奏曲和赋格古典曲风中融入JAZZ元素,妙趣横生,传神奏出JAZZ的韵味。
公众一般认为古尔达以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为主,其实他的曲目很宽泛,舒伯特、德彪西、拉威尔都弹,就是从不弹勃拉姆斯。他弹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深沉,苍凉;一曲德彪西的《水中倒影》弹得波光粼粼。古尔达流传下来的肖邦不多,可那是上世纪80年代他常演奏的曲目。肖邦音乐里的淑女沙龙气,很能讨巧听众,许多初出茅庐的新手,往往借肖邦一曲成名。有人喜欢把他的肖邦和鲁宾斯坦比,这让他不胜厌烦。古尔达追求触键细腻、准确和精致的声音,而肖邦音乐演奏空间宽松,这正中那些技艺平庸演奏者的下怀,所谓的浪漫感,刚好为掩饰他们粗滥演奏编造了一个美丽托词。他逐渐腻烦了肖邦,甚至从未认真弹过肖邦的《练习曲》,他让学生弹他创作的练习曲,称“有的练习曲再好,也永远是二流的”.
古尔达弹莫扎特,就像在小心摆弄一件工艺品,脖子微缩,手掌的起落里充满着节奏感,张合的嘴无声哼唱。空出来的左手有时像指挥那样舞动出表情浓郁的手势,仿佛在暗示作品里的某些东西。他的莫扎特时而生猛,时而柔润,音色通透纯净,和别人弹得很不一样。尤其那些上下行的快速乐句,如溪间碎石,明晰光亮。在他看来,莫扎特仅次于耶稣,相信“人可为其穷尽一生的,唯莫扎特是也。”
尽管古尔达的演奏常随心所欲地夹着即兴发挥,可弹贝多芬却中规中矩。贝多芬32首奏鸣曲是古尔达初抵纽约的成名作。笔者写这篇文章时,刚听完他演奏的《月光奏鸣曲》,那段柔板弹得雕琢感很重,但很美。鲁宾斯坦称他弹奏的贝多芬奏鸣曲,拥有庞大的技巧和精神力量。一次,在日内瓦音乐会演出中,古尔达突然感觉在台上弹琴的不是自己,而是别的什么通过他的身体在演奏。“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它让我知道,人的心灵深处,有些东西是你控制不了的,我不知那是什么。”
表面有多规矩,内心就有多不羁。
年轻时被指责喜欢泡女人。好端端弹着古典,又突然迷上爵士乐。1981年,他和一女伶双双裸体登台,亲自吹竖笛,表演爵士鼓乐,令人大跌眼镜。而《时代周刊》却这样评论这个常人眼里的异类:“在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中,他是一个能以活色生香的技巧,在古典钢琴和爵士钢琴间建立声望的人。”
邮票引发的思念
欧阳美伦
最近在中国发行了一组邮票,纪念四位音乐家:萧友梅、刘天华、贺绿汀、马思聪。除了邮票,还有纪念明信片,盖有邮戳,发行日期都是今年的4月15日。邮戳上分别标有他们的籍贯所在地。
欧元通行之前的法郎印有音乐家德彪西,意大利的里拉印有音乐家威尔第,这些曾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中国这次发行音乐家的纪念邮票,令我十分兴奋,在上海的朋友、小提琴家姚老师很了解我,以快邮寄来了两套这组邮票送我,我由此感慨颇多。
1995年1月,我从美国到了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有一天,我和该校的钟老师走在校园里,他指给我看当年马思聪被批斗的地方。这时,迎面来了一个人,走近的时候他们互相点了头,然后擦身而过。钟老师接着说,今天在校园里迎面走过去的人,可能就是当年斗过你的人,可是大家都已能和平相处。在那之前的几天,我已听他们说了许多,告诉我这几十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那年我又到了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院长在他住所二楼的房间里接见我。贺老当年91岁,他告诉我在国民党时期和“文革”中坐牢的情况,说楼下的厨房是他一个女儿在“文革”中被迫身亡的地方。贺老的助听器连着一条与他胳膊一样长的电线,线的另一头是个小麦克风,他握在手里。要听我说话时,就把麦克风拿到我的嘴边。至今我的记忆仍清晰如昨。他问我,从北京来在飞机上看到长江没有?我第一次被人这样问,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笑着说:“有一条河叫长江,你知道吗?”贺老接着说,上海会起来,然后会带动长江流域。我告诉他,我曾在美国的图书馆里看到一本贺绿汀大字报选集。他说:“是他们批我还是我批他们?我跟他们干上了!那不是文化大革命,是大革文化命。”说了许多愤愤不平的话之后,贺老又换了一种口气,微笑着说:“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叶,中国这条巨龙会醒过来。”
我把收到姚老师赠送的纪念邮票的种种想法写给在北京的钟老师。他回信说:“刚刚看了你的来信,我哭了,不知为什么。为马思聪?为文化大革命?为海外同胞的情谊?为中国人的苦难?还是为中国今天的现实?我说不清楚。我想到的,是立即把几张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照片发给你,让你看看这不可思议的吓人场面。其中第3张,可以看清是赵沨,旁边也戴着高帽的是马思聪,当时全院集合,我也在场,就在底下。本月12日,学校开会纪念马思聪。上午纪念大会,下午学术研讨会,晚上演出。”
5月5日在纽约也有马思聪的纪念会,许多银发族在怀念他。朋友来电邮说:“会场人很多,场面令人感动。”
我看着这组邮票,想到1968年4月马思聪在台湾的演奏会。那场音乐会非常轰动。当日我坐在很前面的位子,看到马思聪疲倦的神情。我也想到一口广东腔的萧友梅,风尘仆仆地在北京街上,赶着去不同的学校教课。还想到了刘天华,英年早逝,可是感觉上他真不是个短命的人,因为在他去世8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感受到这些“五四”人的光与热。
贺绿汀纪念邮册封面上的画像是他壮年时的形象。我那年拜见贺老时,带了一些纪念物在手上,其中之一是他题赠给齐尔品(A. Tcherepnin)的照片。他的夫人姜瑞芝在旁边立刻说,“文革”时他们失落了许多东西,这张照片现在有时出现在报章杂志上,可是都不清楚。他们没有原件,要求我复印一份给他们。我回美国后立刻复印,然后寄给了贺老。还记得那次会面,我曾告诉贺老,我在美国的朋友都会唱《游击队歌》。他笑了,说:“那首歌的词和曲都是我写的!”
邮票引发了思念,思念引发了对故园春好的憧憬,这真是一种美的感受。
2012.5.9写于美国
(作者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为美国匹茨堡大学音乐学硕士,现在美国从事音乐研究及写作)
英国的“上海女婿”朱利安
周 焰
今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有个独具英伦特色的场景:著名英国大提琴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穿着浅色西装在伦敦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深情款款地奏出本土音乐家埃尔加的名曲《爱的礼赞》。当脍炙人口的旋律在奥运场馆回荡时,由职业演员扮演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本钟上庄重地朗诵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的著名片段……年过六旬的朱利安·韦伯在闭幕式前三天才开始进入排练,尽管他拥有和多位名家、名团合作演出的经历,但闭幕式现场的气氛仍使他震撼。他说: “我很感动,虽然以前也在很大的场馆里演出过,但是这次演出让我终身难忘。”
朱利安是以《猫》、《剧院幽灵》等音乐剧杰作名扬天下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弟弟。兄弟两人分别以作曲和演奏在音乐领域作出了辉煌的贡献。
朱利安是当代最具开拓精神的音乐家之一,他为大提琴注入了新的诠释,因此为大提琴赢得了许多新听众。13岁起立志成为职业大提琴家的朱利安演绎传统曲目广获赞誉,他还经常涉足爵士风格乐曲及一些冷门曲目。1984年以来,他作为菲利浦唱片公司的专属艺术家首次录制了50多部被“冷冻”的作品的唱片,其中有弗兰克·布里奇的《演讲》(悲哀协奏曲)、布里顿的《第3组曲》、霍尔斯特的《符咒》和加文·布莱雅尔斯的新协奏曲《再见哲学》等。作为一名极具创意的音乐人,朱利安又经常把一些经典名曲和相对冷僻的作品搭配在一起演奏,例如他把圣-桑的协奏曲和奥涅格的协奏曲及丹第的《歌》搭配在一起;将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与米亚科夫斯基的协奏曲融合在一起。一些作曲家专门为他谱写作品,如迈克尔·尼曼的《大提琴与萨克斯双协奏曲》,加文·布莱雅尔斯、詹姆斯·麦克米兰和菲利普·格拉斯的大提琴协奏曲。朱利安过去与耶胡迪·梅纽因及皇家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获奖唱片--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近日被《BBC音乐杂志》选为此曲的最佳录音版本,这也是传奇女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自上世纪60年代在EMI留下此曲的珍贵录音后首次被人超越的制作。作为杜普蕾的生前好友,朱利安一直对她充满了敬意。1999年1月,菲利浦公司发行了一套双张CD --《最受欢迎的大提琴协奏曲》,其中《杰基之歌》是朱利安献给杜普蕾的追思曲。
朱利安也是一位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上海女婿”.他的华裔大提琴家妻子程家馨上世纪70年代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酷爱音乐的父母由于“文革”的冲击失去了圆梦的机会,于是便把内心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上世纪90年代末,以优异成绩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家馨不甘心坐在上海交响乐团末席。受钢琴老师的启迪后,她果断地飞赴新西兰,进入奥克兰大学攻读大提琴硕士学位。家馨先后得到新西兰和美国导师的言传身教,演奏技巧和综合音乐修养都获益匪浅。随后,她以自己的努力和聪颖成为奥克兰室内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并与奥克兰交响乐团成功演绎了德沃夏克、埃尔加及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在繁忙的演出之余,家馨与上音校友、小提琴家薛蓓伊及朝鲜族中提琴手金忠先夫妇共同创建了Aroha弦乐四重奏团。“Aroha”的毛利语意思是“爱”, 家馨与她的华裔同事通过音乐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达对音乐的理解与爱,深受当地观众好评。
家馨与朱利安结识,始于2000年她在新西兰求学期间,那时朱利安作为专家前往新西兰演奏、讲学。2007年,家馨来到伦敦开始了她旅居英伦的艺术生涯。翌年4月,她与韦伯兄弟在伦敦女王剧院举办的音乐会受到英国媒体的赞誉。在与家馨结合前,朱利安曾与阿富汗前国王的侄孙女有过一段婚姻。两人离异后,专注于事业的朱利安一直对重组家庭不太有自信心。可当他遇见家馨后,他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均发生了改变,并最终决定再组幸福家庭。2009年家馨与朱利安喜结连理。他们至今仍难忘婚礼当天的情形:那天早晨阴雨绵绵,可当婚礼一切准备就绪时,天空突然放晴了, 之后的一整天都是晴天,这似乎预示着两人婚后的日子将充满阳光。
2011年春,身怀六甲的家馨与朱利安在一张名为《朱利安·劳埃德·韦伯的艺术》的专辑中,一同演绎了美籍意大利裔作曲家梅诺蒂为两把大提琴和弦乐队创作的小咏叹调。同年4月14日,为了给朱利安祝贺60岁生日,劳埃德·韦伯一家选择了最具有文化气息的伦敦南岸皇家假日音乐厅联袂献艺。身为兄长的安德鲁为弟弟献上了生日祝福,还与朱利安夫妇琴瑟和谐地演绎了《仁慈的耶稣》。两个月后,朱利安夫妇喜得千金Jasmine(中文意思“茉莉花”)。
事实上,朱利安和中国的渊源不仅仅是他娶了一位中国妻子。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他前往参加祝贺演出,演奏了埃尔加的作品,之后他又多次参加中国古典音乐节。“每次来中国演出我都很开心,我把现在的上海比作80年代的纽约。”他说。他与程家馨结为伉俪后,举办过一场 “当东方遇上西方”的专题音乐会。外人很难想象这位具有英国绅士派头的音乐家最喜欢的一首曲子居然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到中国台湾举办音乐会,朱利安同时演奏了《二泉映月》、《再见,我的爱人》和《月亮代表我的心》。当西洋乐器大提琴与中国民族乐器交织为一体时,全场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东西方音乐结合产生的魅力。而这场别具匠心音乐会的幕后策划者,正是朱利安温婉低调的中国“贤内助”.
“逍遥音乐会”带来启示
王树滨
早在两个月前,接到威尔士政府驻沪孙晴首席代表来电,向我介绍了英国威尔士BBC交响乐团于7月中旬在沪演出以“逍遥”为主题的音乐会,并邀我前往。从来不曾想到,进入东艺的听众,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由放松,任意着装带吃零食,大胆拍照与跟着哼唱,乐章之间能鼓掌喝彩,迟到者亦可随时入座。这些岂非乱套吗?浏览节目单有拉威尔、德彪西、莫扎特等的经典曲目,不禁琢磨音乐会是怎样一种逍遥法。身居现场发现,到底上海乐迷还是有礼仪素养、文明水平的,怎能在国际一流乐团演奏名作面前随心所欲、自由放松?乐团首席指挥菲舍尔的从容挥洒、出色表现,始终抓住全场人们的注意力。不出所料,享有悠久历史与丰富经验的BBC乐团名不虚传,在沪极为成功的演出,成为隔日本市各大媒体醒目的报道。
阅资料后才知,伦敦逍遥音乐节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百余年前,说明即便是擅长演奏古典音乐的著名乐团,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音乐会形式的革新改造,在年青一代听众中作普及推广,试图改变剧场里听众衣冠楚楚、正襟危坐观听演出的习惯局面,创办另一种轻松随意欣赏音乐会的演出形式。上世纪后期至今,面对多元的现代化音乐表现形式的出现与电子数码化信息传播手段的各种挑战,正统意义上的音乐作品和表演市场,呈现全球性的萎缩态势,尤其作为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等传统艺术诞生于发祥地的西方,愿意投考音乐学院、选择终身从业古典音乐的学生和教师逐年减少,有识之士与音乐家们为维持、保护、延续古典音乐的生存空间,可谓使尽殚精竭虑之计。
以声乐界为例,“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系列音乐会,开创意大利美声歌王与全球流行摇滚通俗歌星同台合作,将多种唱法风格包容调和熔于一炉,到处引起万人空巷轰动效应,唱碟随之一版再版。早在六年之前,意大利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皮耶罗·玛佐切蒂随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雷拉斯来沪演出,笔者在其下榻的宾馆与之有过两个小时的访谈。这位仅而立年纪的新秀,会弹琴、会作曲、会美声、会流行,在宾馆大堂钢琴前自弹自唱,用不同唱法示范了两首意大利民歌,确实才艺超群。可是他言,兼具两种唱法乃出于为稻粱谋求生存,实属无奈之举。听后笔者发觉,经常性的唱法交替,对用嗓卫生无益,长年绝对会影响演唱艺术寿命。
每年夏季,容纳成千上万家庭乐迷的柏林森林音乐会、维也纳美泉宫广场音乐会,秩序井然场面壮观,且不拘小节,将曼妙乐曲、绿色生态与提神醒脑、祛暑纳凉挂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人潜移默化的艺术享受?法国夏至日狂欢音乐节与伦敦逍遥音乐节与之相比,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逍遥的创意理念,给人感悟反思。本市自一年前始,连续两届试办夏季音乐节,也是欧洲办音乐节理念的本土化、让古典音乐走近普通市民的一种探索,值得称赞。
英国音乐家给我们带来了很受用的启迪。当下各行各业谁都面临生存发展难题,在困境中保持清醒,以平和敬业心态,迎难而上有所突破,令衣食父母的观众满意,方能经受考验,成为经营管理业内高手。如威尔士BBC交响乐团以“逍遥”为主题音乐会的举办。